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開發,創榮第一代采用LED光源的投影機,于北京2008年“第17屆中國國際專業音響/燈光/樂器/及技術展覽會”亮相,主要性能參數如下:
一、基本參數
1、 機殼:08款60塑料機殼
2、 固定分辨率:800*RGB*480 ,支持1024*768
3、 液晶屏:7寸日立TXD11VM1CAA
4、 整機功耗:60W
5、 輸入電壓:AC220V50/60Hz,可選AC110V,AC230V,DC12~48V等
6、 重量:小于2Kg
7、 輸入通道:Video+S端子+色差分量端子+VGA
二、光學參數
1、光通量輸出:800Lm
2、對比度:500:1
3、圖像均勻度>90%
4、光路形式:科勒照明系統
5、鏡頭:f200,3片式定焦,手動調焦
6、手動光學梯形校正
三、LED參數
1、LED型號:最新Q5
2、LED色溫:9300K,Ra85
3、LED壽命:50,000h
4、LED功耗(全光通量輸出時):33W
5、LED光機類型:共軛立體積分型
6、單顆LED光通量:280Lm
四、散熱防塵
1、液晶屏無散熱風機,全密封,LCD和菲鏡不產生強制散熱所必然的灰塵沉積
2、LED散熱風機:東芝SF84M12-01A渦輪風扇,抽風
3、LED全密封,防水,防塵
五、電源和安全設計
1、電源L(N)對地擊穿強度:
AC2000V/60s,小于5mA無擊穿
AC3000V/6s,小于20mA無擊穿
2、LED驅動器可受圖像亮度信號調制,DC對稱驅動
1、光源壽命超長,以Q5為例,廠家公布有效壽命為50,000小時,且無傳統金鹵燈100小時后開始線性衰減現象,整個壽命期間,目前的后端樹脂制造工藝流程,已經能很好克服LED的色變和照度衰減(黃變現象)。
2、LED為固體發光,且不承受金鹵燈那樣的熱態高內壓力,很顯然現階段氣體光源的所有不足,對LED來說已迎刃而解。
3、LED為純潔的冷光源,光譜中無紅外和紫外線成分,所以傳統150W金鹵燈光源容易烤紅液晶屏的現象,在LED投影機上將不會發生。
4、LED在開機上電后,幾乎是在瞬間就達到額定光通量輸出,而金鹵燈需要1分鐘以上,在投影機運行的時候,搬動,搖晃,振動投影機,LED發光不受任何影響,而如果是金鹵燈光源的投影機,則需要漫長的6小時才能恢復額定光譜和光通量輸出。
5、由于投影機內再沒有高溫、高壓的金鹵燈器件回路,對整機運行可靠性和質量穩定性,有著質的飛躍。
6、LED可以很方便設計多顆進行各種形式組合,合理設計光源利用率比16mm電弧的150W金鹵燈高出10倍以上,更節能,更環保,擁有更高的圖像對比度和亮度均勻性。
一、成本問題
成本問題涉及到最終產品定價和市場推廣定義,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問題,以Q5為例,一枚的市場價高達5個多美元,而一臺機器需要很多枚,比如一臺17枚LED的投影機,生產過程中至少需要20枚來確保生產和測試損耗,甚至在焊裝和固定時都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芯片損壞;配光系統的成本也不會低,光是精密模具這類純硬件投入,數目就非?捎^,而玻璃材料、導線,導熱材料等,全部依賴于進口,在開發初期,光學引擎內部導線全部選用電工黃金材料;滿足投影機標準的非球面透鏡的鍍膜,成品率也不高。
但我們可以欣慰地看到,LED及相關行業,正在重視和密切關注投影機行業的發展,在一年前,排LED行業前幾位的一線廠家,幾乎都沒有和投影機廠家合作交流的意向,而現在卻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通過彼此不斷交流和深入了解,除二線LED廠家外,一線廠家已經顯示出了超乎的熱情,包括Nichia Corporation(日亞)、TOYOTA(豐田)這類從來不過問投影機行業的廠家,也在開始關注起來,合作的可能方式更為多樣話,合作的力度也在與日遞增,相信通過LED及相關行業的橫向廣泛交流,成本問題終究將不是問題。
成本問題的解決最佳方式,應該是時間,LED行業發展太快,我們不需要最高精尖的LED芯片,我們只需要滿足投影機設計規范文件的LED產品,當然,這一天很快就會來臨。
二、市場導向問題
無論是行業客戶還是終端,對LED的優勢是在短時間內體會不到的,而和150W金鹵燈機型的價格差距,卻是很直接的,LED光源投影機盡管具有直觀上明顯優于的傳統光源的畫質,但和已經很成熟的金鹵燈光源投影機比,又和它們的價格差距不成正比,所以除創榮和瑞誠在LED領域奮力摸索外,其他準備進入該領域的廠家,仍然持觀望態度的較多。
在一個長遠和一個是眼前所體會得到的價值相比,消費者隨便選那種,都是正確的,我們不能刻意要求消費者都選先進技術和持久價值的LED投影機,當然我們也不極力支持消費者選擇傳統技術的150W金鹵燈投影機,選擇什么,消費者說了算,而我們該做什么,讓市場來做主,而創榮必須做的,就是LED光源投影機實現批量生產能力。
三、散熱問題
LED光源投影機,除了成本不能很好體現國產投影機性價比高的優勢外,散熱技術也是很難找到解決平衡點的事情,不是散熱解決不好,而是解決好了誰買單的問題,當然,也可以統歸為成本問題。
LED光源的散熱,傳統的一只風機技術已經力不從心,LED是冷光源,并非說LED在工作時不發熱,僅是指光譜不含紅外和紫外充分,不允許高溫是它的先天特性之一,就目前而言,LED的能效也不高,雖然發光效率很高,有相當大的熱量從芯片涌出,而且還要求必須在多少攝氏度以下就要得到導出。
當然,隨著不斷的科研投入,這些問題都將不是問題,相信在未來,LED投影機將有著廣闊的前景,相信在未來,孜孜不倦探索LED投影機的廠家,除目前僅有的兩個企業外,也將有更多的廠家“小馬過河”,一試身手。
創榮LED光源投影機上市時間
創榮計劃在2008年金秋推出第二代LED光機引擎,實現批量上市,并選擇1024*600分辨率的液晶屏,市場定位在終端客戶和持續發展較好片區的娛樂行業。
第三代LED光機引擎,計劃在2009年4月上市,初步選擇配1024*768的液晶屏,第三代光機技術現在已經進入最后定版階段,和第一代,第二代的共軛技術有本質的不同,第三代光源將不再考慮共軛模式。
1907年,Henry Joseph Round第一次在碳化硅里觀察到電致發光現象,從此科技工作者們便開始了嶄新的探索之旅,這一旅程,從黑暗到黎明,卻是整整一個世紀。
20世紀20年代晚期,Bernhard Gudden和Robert Wichard在德國使用從鋅硫化合物與銅中提煉的黃磷產生發光,但發光太暗,無法應用化。
1936年,George Destian發表了關于硫化鋅粉末發射光線的報告,最終出現了“電致發光”這一具有廣泛意義的專業術語。
20世紀50年代,英國科學家在電致發光的實驗中使用(半導體)砷化鎵發明了第一枚具有現代意義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
20世紀60年代末,人們在砷化鎵基體上使用磷化物發明了第一只可見紅光的LED。
1965年,第一款用鍺材料制造的LED面世,隨后不久,Monsanto和HP(惠普)公司開始批量生產,應用于一些昂貴的機電設備上作指示燈。
20世紀70年代,LED開始用于點陣文字顯示。
70年代中期,黃光和綠光LED面世。
20世紀80年代,高亮LED面世。
20世紀90年代,隨著氮化物LED的發明,是上世紀LED發展最快的10年,除了一些核心技術問題得到攻克外,LED開始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廣泛取代傳統光源和替代交通信號燈,同時白光LED面世,開啟了照明和光電顯示領域的新境界,1992年,藍色LED在Nichia成功走出實驗室,1997年,白光LED誕生。
LED從最初的約0.05Lm/W的光效,經歷了0.1Lm/W時代,數Lm/W時代,數十Lm/W時代,到現在的約90Lm/W的發效率,并且現代技術的LED,發展遵守摩爾定律,每18個月亮度就會提高一倍。
LED具有無限美妙的廣闊空間和未來,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均已經進行了LED戰略發展規劃和部署,美國2000年制定的“NGLP”已被列入國家能源法案,主要內容有:減少2.58億噸碳污染,少建133座新的發電廠,2010年55%的白熾燈和熒光燈由LED取代,2025年LED產業突破500億美元大關,提供百萬級的就業機會等;日本于1998年制定了“21世紀照明計劃”,2006年已實現全國過半的照明系統改為LED照明,目前日本已經在實施第二階段發展計劃了,即2010年以前,120Lm/W光效的LED產業化。我國也在“十五”攻關計劃中緊急啟動了LED等關鍵項目,不久的將來,如果我們國家的照明由LED取代,每年可節省1000億度電能,相當于一個三峽工程了。21世紀,全球最主導的產業排序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光電產業。
目前LED行業中,較著名的芯片和材料,封裝企業有日本的Nichia,Toshiba,Citizen,Toyota Gosei,Sanso等,美國有Gree,Lumileds,Agilent,Gelcore,Veeco等,德國有Orsam,Aixtron等,臺灣地區有晶元,億光,光寶等,韓國有木山,LG,三星等,在LED投影光機領域已經嶄露頭角的有Orsam和Luminus等,這將是超高壓水銀燈在未來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我國的LED產業發展較晚,但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迎頭趕上,部分LED芯片制造企業在引進設備、技術的同時,結合自力更生,1W規格以內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人類發現電致發光現象誕生一百年之際,創榮于2007年正式涉足LED應用行業,成立了LED事業部,LED光學引擎,只是規劃的一小部分,相信我們將和全球LED產業一道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