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 Group提供的數據顯示,盡管藍光DVD主要競爭對手東芝選擇了退出,但美國市場1-2月藍光DVD的銷售額卻下降了40%,2-3月僅增長2%。
昂貴的價格讓大眾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便利的網絡下載和藍光DVD片源的稀少更讓消費者感覺物非所值。
互聯網下載更方便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HD-DVD和藍光DVD兩大陣營的較量難分高下,互聯網視頻卻呈現爆發式增長。網絡視頻網站數量猛增,全世界的網民已經養成了從網絡下載視頻資源的習慣。
據悉,截至2008年2月5日,美國只有不到450部藍光影片,而DVD至少有9萬部。專家估計,藍光光碟成為主流,至少也要3-4年。家電專家羅清啟表示,與數字下載相比,藍光技術引以為傲的容量不再是優勢。隨著網絡存儲技術的快速發展,流媒體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家用碟機的取代作用正在日益顯現,將來藍光技術可能只是作為一套編解碼系統集成到電視、電腦等終端之中,人們完全可通過互聯網看電影等高清節目,很多軟件都可以播放藍光、HD-DVD格式的電影,因此沒有必要去購買一臺價格昂貴的藍光或者HD-DVD碟機。
華爾街分析師亨利·伯杰表示,除了互聯網以外,有線電視運營商以及推廣IPTV的固網運營商紛紛推出視頻點播服務,依靠光纖寬帶的優勢,可以面向家庭用戶推出高清電影的下載或是流媒體點播服務,這些服務相比互聯網視頻,對于影碟和播放機市場的“威懾力”更大。
值得關注的是,從長遠來說,高清電影下載的時間有望縮短。在日前舉辦的“2008年FTTH發展戰略咨詢會”上,烽火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毛謙透露,現在部分省份的運營商已把現有的銅纜抽出來換成光纖。江蘇省電信已開始進行光纖到戶項目招標,6月底前江蘇將停止ADSL鋪設。
替代DVD遙遙無期
NPD Group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藍光DVD銷售量銳減,今年2月的銷售紀錄已經比1月衰退40%,3月僅僅回升了2%。NPD Group方面認為,銷售銳減主要是因為消費者缺乏興趣。
不難發現,藍光DVD所處的“生態環境”與DVD時代大相徑庭。現在,藍光DVD面臨的挑戰已不只是盜版那么簡單。事實上,類似的遭遇在索尼身上曾經發生過一回。在推出隨身聽walkman大獲全勝之后,索尼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隨身聽MD,盡管后者的音質更好,但因內容后繼乏力,令其在市場上幾乎無人問津。此后不久,蘋果公司推出了支持MP3網絡音樂格式的iPod,卻因為聽之不竭的海量資源而大獲成功,并暢銷至今。
分析認為,MD的失敗是索尼公司忽視網絡下載潛在市場所付出的代價,而同樣的情形也很可能發生在藍光DVD身上,原因并非藍光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其“天生”缺陷。
低價或可謀生
“去年年底我們對消費者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消費者稱他們不打算購買藍光DVD,原因是他們原有的DVD仍可正常使用,而藍光DVD的價格又非常昂貴。”NPD Group產業分析總監羅斯·魯賓表示:“從最新的零售數據來看,消費者仍堅持上述看法。”
普通DVD的價格不足100美元,而藍光DVD的價格通常都在400美元以上。
目前,全球DVD市場的利潤正在逐年下滑,2006年全球DVD市場的利潤為250億美元,2007年降為231億美元,估計今年將會降為214億美元。分析師認為,現在DVD產業只能以降低售價來促進銷量的增長或維持現有的水平。
專家表示,除非藍光DVD能夠降到200美元左右,大眾才會考慮購買和享受這一高科技產品。現在最便宜的藍光DVD售價為370美元,降到200美元左右可能要等到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