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從中國電信IPTV聯合工作組獨家獲悉,中國電信日前完成了《IPTV機頂盒設備技術規范》(下稱“技術規范”)的第二個版本。 據悉,該技術規范目前已經下發到工作組內的廠商手中,各廠商正據此對機頂盒技術標準進行相關的修改。 事實上,該技術規范的出臺僅僅是中國電信IPTV聯合工作組工作內容的一小部分。從記者拿到一份中國電信IPTV聯合工作組的工作計劃來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主要還在技術標準的統一和制定、試驗網的測試階段。 “目前IPTV市場還遠未規模啟動,估計明年可能比較明朗。”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中國電信重在測試 記者了解到,中國電信為備戰IPTV而籌備的聯合工作組中,有平臺廠商8家,終端廠商10家,芯片廠商1家。由于部分平臺廠商和終端廠商有所重疊,所有工作組中共有13家廠商。目前,已經有6家廠商的平臺、十多款機頂盒在試點地區應用,可提供點播、直播等業務。 聯合工作組組長由中國電信互聯網產品部總監劉志勇擔任,副組長分別為中國電信互聯網產品部楊可可副總監和技術發展部馮明高級督辦擔任。聯合工作組的所有費用,由各成員單位共同承擔。 在業界非常關注的技術標準上,中國電信的態度是,試驗期間在MPEG4、H.264、VC-1中進行選擇,未來商用系統必須支持一種以上編碼格式。其中,H.264為中國電信目前選定的“必備”格式,VC-1是“推薦”格式。 在擴大IPTV的商用試驗中,中國電信主要支持的業務有點播、直播、電視節目預訂和時移電視。為了進一步擴大內容供應,中國電信還計劃引入三四家內容提供商和三四家應用提供商,包括信息服務、游戲、教育等。 在IPTV的時間表上,中國電信側重于各方面的測試。 記者了解到,中國電信已經于2005年6月建成IPTV聯合實驗室,相關研究項目也已正式啟動。與此同時,中國電信還計劃在今年10月,完成基于STB/DMA模式增值業務的實驗,主要是視頻通信、信息服務、游戲。 在技術標準測試上,中國電信2005年下半年將開始進行支持H.264編碼格式產品的測試等。 機頂盒規范明確 記者了解到,中國電信公布的上述技術規范規定了中國電信寬帶網絡環境下寬帶數字機頂盒(下稱“STB”)的詳細內容,包括應用功能、操作功能、管理功能、硬件及外設接口、電氣特性等。 “其實這個標準也只是將已有標準進行了統一規范,現在企業也都是在做這些標準,只是具體的細節不同而已。有了這一規范之后,企業都在向中國電信的這個標準靠攏。”一設備廠商內部人士向記者如是表示。 此前,中國電信確定機頂盒分簡化型、基本型、增強型3個檔次,中國電信則主推基本型機頂盒。 具體來說在機頂盒方面,按照中國電信的計劃,今年計劃提供系列化的可商用機頂盒。中國電信將機頂盒產品進行了進一步明確的細分,支持視頻通信功能的基本型機頂盒、支持游戲功能的基本型機頂盒、支持游戲功能的增強型機頂盒和STB與DMA融合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