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多買少,大多數消費者搞不明白這盒子是怎么回事。”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盡管“盒子”已經在京城家電賣場中開賣了,然而消費者的熱情遠不及廠家的熱情。此外,記者昨天從一位接近數字電視“機卡分離”標準工作組的消息人士處獲悉,醞釀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機頂盒機卡分離標準草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審查工作。在標準沒有正式出臺之前,機頂盒已經堂而皇之的開賣,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要謹慎購買。 標準有望明年上半年出臺 有消息表明,頂盒機卡分離標準明年上半年有望出臺。與“閃聯”和“e家佳”同時被確定為行業推薦性標準類似,機卡分離初定采取多標準方案,在市場化競爭中自然確定誰是行業主流卡。分離標準遲遲未能出臺,已經導致了市場的混亂。目前,包括海信、盛大、長虹等企業盡管都推出了自己的機頂盒,但很難量產。另一位彩電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抱怨道,他們早已研發出了數模一體機(內置機頂盒功能,簡稱一體機),但一直無法進行大規模市場推廣。 “盒子”高價開賣 少人問津 在大中電器中塔店看到,盡管彩電廠商中只有長虹一家擺出了“盒子”,但似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家寡人,少人問津”的境地。據現場的銷售人員介紹,目前開始銷售的長虹“盒子”共兩款,售價分別是9900元和4999元。另據了解,盛大的“盒子”也需要花費6850元,低端產品也高達四五千元。按照大中電器某負責人的說法是,“價格高成為冷淡銷售的主要原因”,此外,記者了解到,除了“曲高和寡”外,目前數字頻道尚未開通,“盒子”尚不能實現視頻點播這一主要功能也成為消費者猶豫該不該購買的主要原因。 由此業內專家提醒消費者,目前對待“盒子”以及即將上市的部分“機卡分離”的數模一體機,消費者須謹慎購買,以免今后一旦機卡分離標準正式出臺,家中的“盒子”因為不匹配而成為雞肋。 相關鏈接 目前機頂盒“機卡分離”共有三種方案,分為大卡、小卡兩類。其中,大卡方案有以深圳國微為代表的PCM/CIA接口和清華大學為代表的USB接口兩種格式;小卡“智能卡”格式則以上海交大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