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范圍內免費發放數字電視機頂盒?這恐怕不太可能吧。估計還是敦促和希望的成分更多些,無論總局還是各地方政府一時間都出不起這筆錢。”杭州數字電視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姚立堅在看到網上關于廣電總局擬在全國免費送機頂盒的新聞后,覺得有些納悶,而且他表示沒有收到與此相關的任何文件和通知。
政府“買單”? 廣電總局將免費送機頂盒的新聞一出,由于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成為上周網民關注率最高的一條新聞。但當記者就此新聞進行采訪的時候,發現新聞并不“新”。 一位參加了5月11日在大連舉行的“全國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推進工作現場會”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所謂“在全國范圍內免費發放機頂盒”并非廣電總局新的硬性的規定,而是在那次會議上,廣電總局新任局長王太華提交會議討論的《關于推進城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中的一段內容。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解釋說,這種說法也并不新鮮,“提了好幾年”了,關鍵還得看怎么“落實”。至少也要等“征求意見稿”修改后,成為正式下發的文件,再經過各地政府和廣電系統的“消化”才可能有所行動。 對數字電視的改造成本問題,普遍存在“國家和百姓買單,運營商收錢”的觀點。因為非市場化的體制和內容的瓶頸,大多數老百姓對數字電視至今不“感冒”。這樣,動輒以千萬、億計的數字改造前期投入就成了各地政府和有線運營商們最“頭疼”的事。 “數字化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運營商多年來辛苦賺了點錢,如果全部投入進去,要考慮企業員工是否有意見!北狈降貐^一家中等城市運營商的老總坦白地說,“我們一年純收入2000萬元,擁有7萬個用戶,準備自己上馬數字電視項目,如果每個機頂盒的價格按500元/臺,預計總投資約4000萬~5000萬元,我們感覺數字電視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贏利模式,因此我們上數字電視項目非常慎重! 看來,政府不“買單”,數字電視時間表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從獨唱到合唱 迫于時間和競爭壓力,廣電部門實現數字化產業升級的思路在“邊劃船,邊修漿”的實踐中終于清晰了,那就是:送機頂盒才能加快整體轉換,各地政府應是主要推動者。正如王太華局長在大連工作會議上所說:“這項工作僅靠廣播電視部門一家是完不成的,必須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由當地政府來領導推動! 此次廣電總局提出“由當地政府來領導推動”的意見也是基于一些業績突出的試點城市所積累的經驗。 “3年前我們就已經完成了很多地區至今沒有實現的網絡整合工作,但數字化平移卻走在了青島、杭州、佛山等城市的后面!贝筮B天途有線網絡公司總經理牟曉鵬曾這樣對媒體說,而其中的原因就是作為運營商,沒有協調社會各方資源的權力。直到今年,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市的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才得以全面展開,而且進展神速。 “除了一部分貼息貸款,我覺得市政府對我們的支持最重要的還是在政策導向和整體規劃方面!焙贾輸底蛛娨曈邢薰臼袌隹偙O姚立堅這樣評價該市政府對廣電的政策和“智力”投入,“市政府領導在數字化業務方面非!小,對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應用方向把握比較有前瞻性,這種‘專業性’使他們對市場的信息和走勢跟得很緊,對企業業務的支持和理解就會比較到位! 有線電視的數字化“功課”對各級政府的綜合素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除了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執行效率。正如上海文廣集團互動電視公司的公關經理李俊所說:“這必須要靠市政府相關部、委、辦、局的領導們統一協調部署才有可能做到!倍@“相關部、委、辦、局”至少包括計改系統、財稅系統、信息產業、建設規劃等多個部門。 免費機頂盒風波,可以看出廣電總局想從“獨唱”過渡到“合唱”,將數字電視的推進工作從口號階段真正進入到落實階段。 記者觀察——誰的餡餅? 數字電視的推進速度還是太慢,廣電總局有些耐不住,于是計劃以免費送機頂盒的形式來完成預訂的任務。誰知很多老百姓并不買賬:你送的是機頂盒還是收款箱呀? 老百姓與廣電總局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不禁要問:數字電視到底是誰的數字電視? 推進數字電視的轉化,是廣電總局這些年最核心的任務。說得宏觀一些,從模擬電視轉為數字電視是整個產業的升級,也可以與國外盡快接軌,提升國力。說得實在一些,廣電系統一直作為一項公益事業,苦了很多年了。這樣的產業升級可以徹底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可以使廣電系統實現“脫貧致富”。 從這個角度看,數字電視是政府的數字電視,現在最心急的也是政府,改造與推進的成本當然應該由政府來買單。于是歌華開了個價:僅北京地區數字電視改造成本就是46億元,政府應該給予支持。 歌華有線公司副總經理何公明指出了數字電視改造應由政府“買單”的理由:“數字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比電子政務投資更加有效;其次,數字電視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其他基礎項目相比,政府對數字電視的投資比較少;第三,政府投資可以激活軟件、內容和機頂盒等一系列相關產業! 但將來誰是數字電視最大的受益者呢?當然是歌華這類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一旦實現了數字電視的整體轉換,“歌華們”的財路也就打開了。那么作為城市基礎設施、作為政府投資,為什么將來要由“歌華們”這些企業來收益呢? 想收益,就要先投資。看看“3G”,此時心急如焚的是那些跑馬圈地的廠商,大量的錢都砸在里面了,市場再不啟動就熬不住了。 政府投資免費送機頂盒,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是給“歌華們”的。政府給予“歌華們”特殊的、惟一的經營權力,“歌華們”是不是也該分擔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