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電視產業日益成熟,機頂盒產業也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自今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宣布有線電視數字化從試點到全面開始整體平移后,機頂盒市場表現出強勁的銷售態勢。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國內機頂盒銷售量將超過800多萬臺。專家指出,今年機頂盒廠商在成本控制、中間件和芯片、渠道建設等方面成績顯著,此外運營商也在增值服務方面有所建樹,這些表明機頂盒市場已經迅速升溫。盡管有專家認為機頂盒只是模擬電視轉數字電視特殊過程的過渡產品,但從目前強勁的發展態勢來看,其依舊是近10年內數字電視產業鏈必須的構成要件。
國內企業開發出自主芯片
成本下降,應該說是今年機頂盒市場最大的亮點。據統計顯示,現在國產高清機頂盒售價僅有千元左右,而有線機頂盒售價最低也有300元左右。專家指出,機頂盒售價的降低主要得益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芯片的成功研發。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舉辦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上記者就獲悉同洲、大華等國內機頂盒廠商已經開始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而8月底舉辦的BIRTV(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和杭州國際有線電視技術研討會等數字電視相關展會上,這些企業都有相應產品展出。
同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此之前機頂盒芯片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國內機頂盒廠商遲早要遭遇專利費困擾。而目前我國已經完成整體平移的城市面臨機頂盒二次更換問題,如果國內企業在芯片、中間件等領域都投入資金研發,無疑將大幅降低機頂盒成本。而據記者了解,海爾“愛國者”數字電視芯片目前銷售也超過兩千萬片,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很多品牌的數字電視機頂盒中。
原東方有線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小布認為,技術是國際性的,機頂盒芯片核心技術掌握在哪個廠商的手中并不重要,主要看該企業提供的產品有沒有市場滲透率。從目前表現來看,國內產品表現相當不錯。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機頂盒成本的下降不僅得益于國內企業涉足機頂盒關鍵部件的研發,同時得益于中間件、物流、渠道、人工等成本控制上的有效控制以及更大量產的實現,也對機頂盒價格下降起到助推作用。
為滿足贏利功能不斷升級
截至目前,在有線數字電視方面,大連、杭州、青島、廣西等區、市都完成了整體平移。不過據記者了解,除杭州向用戶配發了具有互動功能的機頂盒外,廣西、青島、北京等區、市給消費者發放的都是沒有以太口、只能接收的機頂盒。
天柏集團董事長呂品告訴記者,功能單一的產品只能滿足普及期運用,而要實現增值業務,必須要對機頂盒進行升級。而年初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也指出要加快廣電網、電信網以及互聯網三網融合。市場研究公司也預測,今年我國IP機頂盒需求大約100萬臺。因此為實現與IPTV互聯互通,國內機頂盒廠商向市場推出互動、雙模機頂盒。
據大華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大華雙模機頂盒產品在線運營量已經達50多萬臺,合同數達80萬臺,已經運用到杭州、寧波等三四十個城市。統計表明,功能更完善的雙模機頂盒將占機頂盒市場總容量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