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3日,中國衛通集團綜合辦公室的邢主任幾乎將所有“疑似”來自媒體的電話都用手機來電防火墻擋了。事件的起因是7月8日網上出現一則消息:“衛通將獲得IPTV牌照,正式進軍IPTV領域。衛通的IPTV業務將主要由旗下的一家名為北京中星寰通衛星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操作,不久前中星寰通與法國阿爾卡特簽訂了合同,阿爾卡特出資1億歐元,占中星寰通部分股份,并將為衛通設計制造商業衛星。 ”
如果這一消息確實,那衛通真算是中了IPTV的“頭彩”。廣電總局為保護本系統的利益在換發IPTV運營牌照這一環節上慎之又慎,至今只發給上海文廣集團一張新牌照,電信運營商幾乎無望染指。在這種情況下,曝出在六大電信運營商中實力最弱的衛通將率先獲得第二張IPTV運營牌照的“新聞”,無疑引來廣泛關注。
7月11日,中國衛通內部人士否認了“衛通IPTV機頂盒已經有了樣機,目前正在測試中”的說法,并稱這只是外界的“一種想像”。
“我們與法國阿爾卡特的合作是事實。”中國衛通副總經理郭浩表示,“在一些特殊的領域我們重點⒄構悴サ縭印⒂蓖ㄐ擰⒌己蕉ㄎ緩橢富擁鞫韌ㄐ諾紉滴瘛N頤怯斜冉賢晟頻奈佬槍悴ソ餼齜槳福敕ü⒍ㄌ厙┦稹行薔藕擰輩ノ佬塹牟曬漢賢糜誚餼霰咴逗團┐宓厙禾迨湛吹縭幽訓奈侍狻!?lt;/P>
然而,外界之所以把電信領域勢單力薄的衛通作為“假想敵”不無道理。
眾所周知,衛通在電信運營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為了調整結構,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成長,中國衛通努力發揮自身在衛星資源方面的優勢。其中,在衛星廣播電視業務方面,致力于數字電視和廣播電視直播領域。2004年9月,中國衛通和上海文廣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全國有線數字付費頻道集成運營平臺建設。2005年4月,中國衛通引進的中國第一代廣播電視直播衛星“中星九號”合同正式簽約。
據悉,我國計劃明年發射直播衛星,通過直播衛星形成新的市場需求,帶動電子產業和信息產業的大發展。但這勢必引發與有線電視的關系之爭。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曾指出:“如果將衛星直播業務定位為有線電視的補充和延伸,則主要為農村地區服務,可以保護城市有線電視發展。如果將衛星直播業務定為產業,作為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廣播電視的新途徑和新手段,就不能將衛星直播業務限制在城市以外。”
這意味著開展衛星直播業務,對有線電視將是很大的沖擊。國內多家研究機構的分析報告預測,我國直播衛星產業在5~10年內將形成3000萬~5000萬個用戶的規模,帶動相關產業收入上千億元,增加大量的就業崗位。從國外情況看,直播衛星與有線電視本身就是競爭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