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資平板的猛烈進攻,海信、創維、康佳、TCL、長虹、海爾、廈華等國內彩電廠家的代表昨天齊集“2008奇美電子中國高清數字電視論壇”,研討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一體化方案,以推出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液晶電視。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電視面板技術應用開發處處長陳政嶸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經過將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中電源、主板、機構件的整合,液晶電視的整機成本可以降低10%。這對于利潤率一般在5%~6%的彩電廠而言已相當可觀。
競爭
廣東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基地,2007年10月奇美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投產液晶模組工廠,那是奇美全球最大的液晶模組工廠。今年該廠二期工程已經動工,2009年年底其液晶模組的月產能將達到200萬片。
不過,奇美如今卻遭到另一個面板巨頭LG Display公司(下稱“LGD”,其前身為LG-飛利浦)的有力挑戰。LGD的廣州液晶模組工廠今年4月9日竣工,預計今年年底月產量可超150萬片;其二期工程明年開建,2010年年末該廠可年產4000萬片液晶模組。
據了解,去年中國市場平板電視的銷量約800萬臺,中國本土彩電企業占有其中50%的份額,而奇美和LGD占中國本土彩電液晶屏供應量的八成份額。
機會
今年,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供應商三星、索尼通過低價策略大力提升其市場占有率。不過,中國企業并不是沒有機會。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處長陳立宜認為,北美、歐洲、中國占了全球液晶電視80%的需求,這其中中國占了三分之一。就中國市場而言,中國彩電企業在銷售網絡、消費者了解方面較有優勢。
陳政嶸也指出,全球21英寸以下的小尺寸電視市場一年有7000萬臺的容量,不過現在無論是CRT(顯像管)還是LCD(液晶)在小尺寸領域的銷量都是下降的,因此這一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而華南的彩電廠一年小尺寸彩電的供貨量達到3500萬臺。
“如何通過一體化設計,令液晶電視價格大幅下降,搶占這一空間,正是機會所在。”陳政榮估計,今年22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有可能降至1500元以下。
一體化
LGD也同樣看到了一體化的力量。因而,LGD廣州工廠已經將創維吸引至其對面建立一座液晶電視整機工廠,雙方還將合資建立聯合研發公司,優化模組與整機一體化方案。
陳政嶸透露,奇美推出的“第二代南海機型”經過將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重疊部件的整合,使機構件、電源、主板的成本都分別下降了50%。
LGD深圳有限公司TV營銷部副總經理奇鉉珉也說,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之間還有很大整合空間,比如,兩者一旦一體化生產,液晶模組后面的貼板就可以省去,從而節省成本。
今年,創維、康佳、TCL等紛紛涉足上游液晶模組。陳政嶸認為,彩電整機廠向模組整合是必然趨勢,但會碰到三個問題,即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技術積累和設計能力。而一體化合作,將為整機廠了解模組技術提供捷徑。
全球液晶產能的急劇擴張,也促使LGD、奇美力推一體化方案。去年下半年液晶面板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下半年隨著多條生產線的投產將有可能發生逆轉。目前,奇美已向海信的模組項目提供液晶面板(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