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9日下午,東芝株式會社召開新聞發布會,決定終止開發、制造和銷售HD DVD播放機以及HD DVD錄像機,在3月底徹底停止銷售。這一決定表明歷時數年的高清影碟格式之爭已經落下了帷幕,藍光Blu-Ray最終統一了高清影碟格式。
![]() |
高清影碟格式之爭轉瞬明朗
上周晚些時間就有業內人士傳言東芝將在近期宣布放棄HD DVD相關產業的消息,2月16號日本NHK電視臺播發新聞稱東芝計劃停產HD DVD設備,撤出HD DVD相關產業,此消息一出,高清影碟格式之戰已經結束的言論不絕于耳,盡管周日時東芝還出面澄清這一消息并不準確,但仍有不少消息表明東芝將在最近幾天作出正式放棄HD DVD的聲明,果不其然,本周二下午東芝便召開了放棄HDDVD的新聞發布會。
這場戰爭的終結者顯然來自高清內容提供商,好萊塢主要電影公司中唯一同時支持HD DVD與BD的華納兄弟,在1月4日宣布從中立轉為藍光獨占,使原本差距上不算明顯的HD DVD與BD的市場格局迅速發生變化。縱觀2007年的高清影碟市場銷售情況,BD以6成至多7成的微弱優勢領先HD DVD,而自華納獨占BD消息公布的極短時間內,這一狀況就出現了明顯的變化,1月份HD DVD的市場份額就只剩20%多。就在上周,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在線視頻租賃公司NetFlix Inc.及連鎖零售商沃爾瑪都宣布僅支持BD產品的銷售,消費者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顯然已經對HD DVD失去了興趣,即便東芝不宣布退出繼續死扛那也只能是繼續浪費大量金錢,股東顯然不會答應,在退出傳言迅速散播之際,東芝股票便出現上漲,這也也說明果斷退出減少損失才是明智之舉。
華納為何倒向藍光陣營?
華納兄弟作為東芝一貫的親密合作伙伴,為何會在緊要關頭拋棄HD DVD轉而支持BD呢?華納兄弟給出的理由是,兩種互不兼容的高清格式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擾,面對已經開始下滑的DVD銷售,華納越來越急于讓市場上只存在一種高清影碟格式。按照華納官方的說法,在美國市場上,BD影碟07年給華納帶來的1.67億美元的收入,市場份額達到60%,而HD DVD的收入為1.03億美元,顯然消費者更喜歡BD,所以華納為了盡快統一高清影碟市場,讓消費者不在猶豫等待,就選擇只發行BD影碟。這樣支持BD的好萊塢電影公司就達到5家,而支持HD DVD的電影公司只有兩家:環球和派拉蒙,而后者據傳是東芝花費5000萬美元拉攏過來的,這樣一個鮮明的比例差距將能促使BD迅速的擴大優勢,幫助其他支持廠商和經銷商決定站在哪一方,事實證明華納兄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格局變化的速度令人出乎意料,因為華納宣稱至少要發布HD DVD到5月份,大多數人包括筆者都認為BD會在年末取得最終勝利。
其實事情的發展可能完全相反,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去年12月中旬,華納原本已經打算簽署HD DVD獨占協議,因為從產業成熟度來講,HD DVD已經走在了BD的前面,但華納認為加上派拉蒙與環球相對BD陣營仍難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力,反而會繼續拖延格式之爭,因此放言只要東芝再拉來一個電影公司,華納便隨即加入HD DVD獨占陣營,原本東芝有8成把握拉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甚至在2008 CES展會上計劃召開盛大的記者發布會,但福克斯因為東芝沒有接受將BD+反盜版技術加入HD DVD的條件,最終沒有變節,華納見此狀況加上BD產品尤其是PS3的銷售火爆,不得不忍痛拋棄HD DVD選擇加入BD獨占支持,這一情況讓HD DVD陣營措手不及,不得不倉促取消CES08上的新聞發布會。
很顯然華納的選擇是明智的,索尼將PS3與BD捆綁的策略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截至到去年年底,包括PS3在內的BD設備銷售總數達到400多萬臺,而東芝在19號的發布會上說明HD DVD播放設備算上Xbox360 HD DVD驅動器總共只有73萬臺,同時BD在消費電子廠商的支持度和產品豐富程度上遠勝HD DVD,因此BD的最終勝利是有足夠資本的。
盡管要目送HD DVD成為歷史,但我們還是要來最后一次的比較一下HD DVD與BD在技術上的主要差距,因為這些因素都一直在影響著消費者乃至廠商的支持程度,我相信這些因素也是最終導致勝負的一個關鍵因素。
![]() |
容量與傳輸速率
HD DVD單層容量15GB、BD單層容量25GB這是大家早已熟知的規格,但實際上對于高清電影來說這兩者都顯得有些不足,雙層HD DVD30GB的容量與雙層BD 50GB的容量是目前兩者所銷售影碟的主要規格,單從容量上看,BD的優勢就已經顯而易見。同時,BD的傳輸速率是HD DVD的1.5倍,BD的整體數據流最高可以達到48Mb/s,而HD DVD則僅有30.24Mb/s,因此BD允許提供更高質量的視頻和音頻,另外交互式應用需要更高的帶寬,因為畫中畫功能需要同時播放2個視頻流。
BD50影碟在音畫質量上往往勝出同版本HD DVD,尤其是高碼率的無損音頻格式LPCM與DTS HDMA的加入,盡管實際效果可能不那么明顯,但數字上的提升還是會讓眾多影音發燒友興奮不已,憑借容量大的優勢,BD影碟加入了許多不同語言的音軌和字幕,其中有不少藍光電影包含中文字幕和音軌,對非英語國家的消費者而言更值得選擇。美國家庭影院專家組織HTSA的會員中有92%更喜歡BD,足以說明問題。
BD采用0.1mm數據層使得它可以通過多數據層實現更大容量,而東芝為了兼顧DVD而堅持的0.6mm數據層,這也正是當初BD與HD DVD談判破裂的一個主要因素,雖然東芝也于2007年8月推出3層51GB的規格,但復制成本是否上升、現有碟機能否讀取都是未知數,直到現在也只好不了了之,而BD 4層結構100GB的光盤卻早已發布。
版權保護能力
BD和HD DVD防止非法復制均采用AACS內容保護系統,BD還具備BD-ROM Mark來鑒別光盤來自哪條生產線,BD+則是BD用來防止復制的新型武器,AACS在被破解之后便無法阻止用戶隨意復制,并導致互聯網上高清影碟下載越來越多,而BD+影碟的推出,則到目前為止尚無法被完全破解,這也是像福克斯這樣的電影公司為何青睞BD的原因。當然,版權保護的松與緊,既能讓發行商安心又不至于招致消費者反感,這里面的學問不少,采用BD+保護的BD影碟現在也并不多見,但有法寶在手,BD贏得發行商的青睞自然也就導致目前的結局。
硬件成本和廠商支持度
相比BD生產線需要造價高昂全新的生產線,東芝則宣稱HD DVD生產線可以在DVD生產線上升級改造而來,這在大規模影碟生產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但財大氣粗的索尼答應給片商們3年的復制成本差額補助,而隨著PS3游戲光盤對BD復制的需求量大增,規模效應將很快縮小兩者的差距,至少到目前為止,HD DVD在這上面的優勢是根本發揮不出來了。同樣,PS3的價格越來越低,加上索尼的財力支撐,雖然代價巨大,但效果顯著。在去年底東芝將HD DVD降價到150美元甚至99美元外加贈送5張HD DVD的瘋狂價格戰,索尼也只好硬著頭皮贈送BD影碟,然而價格相對便宜的HD DVD卻依然沒有賣出多少,相反PS3的銷量卻日漸提升,也許華納也看透了,價格便宜并不能對消費者產生太大影響。
相關產品的豐富程度往往影響消費者的信心,由于索尼在beta與VHS爭戰之時就因為缺少硬件廠商支持而敗下陣來,此番BD陣營吸取教訓,充分拉攏了消費電子廠商的加入,并不斷開拓藍光存儲的應用領域,碟機方面有先鋒、松下、三星包括索尼自己推出,光盤驅動器產品則更顯豐富,先鋒、松下、LG、IODATA、華碩、明基等都有BD產品推出,價格也越來越低,刻錄盤片在臺系廠商的支持下也降入5美元區間,相比之下HD DVD的相關產品就顯得單調許多,基本上是東芝一家在苦苦支撐,結果不言而喻。
東芝放棄HD DVD的結局令不少國內消費者感到惋惜,因為HD DVD生產線可從DVD生產線升級的優勢,使得HD DVD最有可能成為國內影碟的主流格式。暫且不提這個美好的愿望在HD DVD不消失的時候能否實現,眼下失不能指望它了,至于那個CH DVD格式恐怕也會由于得不到內容支持成不了氣候,消費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的國人既然不必再考慮格式問題,那么藍光播放器目前國內有哪些可以選擇的呢?
![]() |
先鋒BDP-LX70 |
![]() |
索尼BDP-S300 |
先鋒和索尼都已經在國內投放自有品牌的BD播放機,先鋒BDP-LX70售價約13000元,在品質和功能上完全能夠滿足發燒友的需求,而索尼的BDP-S300售價約為4900元,相對比較便宜。但這兩者的問題十分明顯,那就是BD的區碼限制,中國屬于BD分區體制中的C區,而目前發行的BD影碟基本上都是A區,LX70只能播放C區碟,而BDP-S300可以播放全區碟和C區碟,實際上現在都是無碟可看。
![]() |
PS3 |
既然廠商正式推出的產品更多的屬于象征意義,那么國內消費者也只好考慮從其他渠道購買,而PS3作為性價比最為出眾的BD播放機,在國內也可以輕松買到,更不用擔心區碼問題,當然,如果從國外購買BD影碟機也不用擔心區碼問題。PS3作為一臺BD播放機具備完整的BD 1.1 支持,具備HDMI 1.3接口可以輸出1080P高清視頻與新一代無損壓縮音頻格式,操作功能也都完整具備。
![]() |
在PC上播放BD影碟也是一個思路,目前明基推出BD光驅BR1000和華碩的藍光combo BC-1205PT價格都在2000元以下,搭配2G以上雙核處理器和新一代硬件加速顯卡都可以輕松播放藍光影碟。
2002年2月19日,由索尼領導的全球九大電子企業宣布了藍光光盤開發計劃。
2002年8月29日,東芝和NEC向DVD論壇提議將HD DVD作為下一代光盤格式的標準
2003年4月10日,全球首臺藍光錄像機“索尼BDZ-S77”在日本上市。
2004年1月7日,東芝在CES 2004上公開了第一款HD DVD播放機原型,向下兼容DVD。
2004年1月12日,惠普和戴爾決定支持藍光。
2004年6月10日,DVD論壇批準了第一個商用HD DVD-ROM光盤規范。
2004年9月21日,索尼宣布PS3集成藍光播放器。
2004年11月29日,派拉蒙、環球、華納兄弟、新線、HBO等好萊塢片商宣布支持HD DVD。
2004年12月9日,迪斯尼宣布支持藍光。
2005年3月24日,原索尼總裁中缽良治希望BD和HD DVD格式能夠統一。
2005年4月21日,索尼和東芝對單一格式進行談判無果而終。
2005年8月18日,獅門和環球音樂集團宣布支持藍光。
2005年9月27日,微軟和Intel宣布支持HD DVD。
2005年10月3日,派拉蒙宣布將同時提供藍光和HD DVD格式的電影。
2005年12月16日,惠普宣布同時支持兩種格式。
2006年1月4日,比爾·蓋茨宣布Xbox 360主機將提供HD DVD外置光驅。
2006年3月31日,東芝推出全球首款HD DVD播放機HD-A1。
2006年11月11日,索尼PS3在日本上市。
2006年12月29日,BD和HD DVD采用的AACS被破解
2007年3月5日,中國版HD DVD規范C-HD DVD-ROM v10.0獲批。
2007年8月1日,X360 HD DVD光驅從199美元降至179美元,并免費贈送五部電影。
2007年8月20日,派拉蒙和夢工廠宣布單獨支持HD DVD。
2007年11月,東芝HD DVD播放機出現99美元超低促銷價。
2008年1月4日,華納兄弟宣布不再支持HD DVD,轉而獨立支持藍光
2008年1月14日,東芝第三代HD DVD播放機HD-A3零售價降至150美元。
2008年2月11日,NetFlix和Best Buy宣布將逐漸淡出HD DVD格式產品。
2008年2月15日,商沃爾瑪宣布將在六月起專營藍光格式產品。
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稱,東芝已經停產HD DVD播放機。
2008年2月19日,東芝宣布不再繼續開發HD 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