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帶動機房管理發展四部曲
KVM的發展突破機房監控的速度與距離限制,其所支持的管理方式也隨著先進技術的發展一路由傳統的機柜式管理,演進到最新式的無線KVM管理。-機柜式管理
早期的服務器全部集中在同一機房的機柜中,并透過一臺KVM切換器進行監控。在此情況下,MIS人員不能隨意離開機房,他們必須全天候待在狹小空間中,以便嚴密地監控系統是否有不穩定、故障、當機或無法連結的情形,甚至于連服務器升級與軟件更新也都必須在機房中完成。如果MIS人員暫時離開,也必須在發生問題時立即趕到機房中,并逐一檢查是哪部服務器發生故障。更麻煩的是,如果同時有一個以上位于不同地點的機房,則需雇用多名管理人員,而且無法集中控管,此種管理方式非常沒有彈性,也造成了MIS人員的高流動率。
-網絡化管理
隨著網絡科技的普及,機房管理也開始邁向網絡化。這一類的KVM切換器提供一條標準的UTP電纜線,如CAT 54或CAT 6纜線,以便透過企業以太網絡(Ethernet)來連結遠程的主機與服務器,其連結距離最遠可達數百公尺,大幅延長了管理者與服務器之間的距離。
此外,網絡式KVM方案消除了網絡管理人員頻繁出入機房的困擾。網管人員不須再大老遠趕到機房將當機的伺服器重新開機,也不必再受限于各個不同機房地點而往返奔波。相對的,每一位MIS人員都可透過自己的計算機屏幕,全面掌控遠程服務器主機,包括:CPU、硬盤使用率、風扇轉速、操作系統、FRU各項裝置,以及網絡卡等各項運作數據。
-KVM over IP
在全球化的風潮下,企業內部的機房管理,由原先的定點式近端管理,進一步發展為跨國的遠距控管。其實,早在2001年,有些KVM大廠便開始提出 「KVM Over IP」的概念,讓遠程控管達到國際化功能,大大拓展了KVM在機房管理中的應用范圍。
KVM Over IP的原理,是讓KVM切換器透過Internet或者Web連接遠距離的服務器, MIS人員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能隨時隨地管理并維護機房。例如:臺灣公司在美國地區擁有機器設備,臺灣并不需要在當地擁有管理維修人員,因為 經由KVM遠程網絡管理裝置,就能異地掌控所有工作內容。此一技術最大的特點在于其采用業界標準的TCP/IP協議,業者因此不會被任何特定廠商自行開發的封閉標準所束縛,創造了一個開放的管理環境。
此外,支持KVM Over IP技術的KVM管理裝置多半內建網絡瀏覽器,MIS人員可藉由登入瀏覽器進入機房建置的位置,并可使用圖形化接口與鼠標拖拉操作(Point and Click)執行遠程管理或設定加密功能。當機器本身出現狀況時,即使MIS人員不在屏幕前面,此類型KVM管理裝置還可利用簡訊或語音的方式發出告警通知,讓MIS人員能夠實時掌握最新的服務器運作狀態。
-無線化管理由于無線通訊技術正方興未艾,未來KVM也將朝無線網絡的方向發展。以宏正為例,其早在2003年就宣布領導全球率先推出無線局域網絡 (WLAN) 應用的KVM機種。此類型無線KVM管理裝置可藉由透過Notebook作為操作控制臺,透過Notebook的無線網絡連接無線KVM管理裝置,再連結到遠程的主機系統,并實時存取各種系統的運作信息,如此不但免除了鋪設繁復纜線連結的程序,并可大幅提升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