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外平板面板制造商們用頻繁的結盟,實踐著“做大規模+降低成本+減少風險=生存之道”的方程式。而我國內地的液晶面板三巨頭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停滯了整合的腳步。
專家表示,行業景氣看好,液晶行業整體的大環境已經徹底走出2007年以前的寒冬,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的生存壓力沒有以前那么大。企業之間產業發展思路的分歧在所難免,但行業景氣卻會因時而異,那么,當前利好的競爭形勢還能延續多久呢?
市場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發布的液晶面板供應價格顯示,去年4月以來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揚的勢頭已經停止,今年1月和2月,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價格都出現了微幅的下調。雖然1月和2月處于液晶面板供應的淡季,加之今年由于北京奧運會的促進因素,面板供應大體仍會出現緊張的局面,但液晶產業的供求關系將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下一次的明顯變化將體現在2008年年底之后。
2003年、2004年液晶面板的迅猛發展直接導致了2005年到2007年4月的產能過剩,企業紛紛虧損。而2007年4月之后,面板漲價又使得企業扭虧為盈。價值規律仍將繼續發揮調節作用,由于企業經歷了2006年產能嚴重供過于求的慘痛教訓,生產行為也變得相對理性和謹慎,2008年年底之后不會像2006年那么慘烈,但供過于求的局面不可避免。
此外,在高世代生產線方面,2009年前后將有多達10條生產線,企業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企業虧損時抱團取暖,而贏利時又各自為政,是不足取的。2008年年底以后,液晶面板的行業景氣可能回落,那時我國內地企業才開始走整合之路,恐怕為時已晚。
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即使合并,其合起來的規模仍無法與我國臺灣奇美或友達的規模相匹配。對于規模小、成本高、產業配套薄弱、缺乏自由靈活和暢達市場融資能力的我國內地液晶面板產業,摒棄單打獨斗、走向合縱連橫已經迫在眉睫,沒有規模效應則無法生存。
整合對于我國內地液晶面板廠商而言,最明顯的優勢則體現在聯合體可從整體采購、技術共享、產品分工等多個方面壓縮成本,在資金、市場、原材料生產方面進行有效的協調,而且原本形成競爭關系的幾家企業,合并后則可避免從前的相互打壓和競爭,改善危局處境,營造共贏局面。
對于內地企業而言,撤退是死,前進也有風險,但只能向前走。內地企業應該考慮的就是怎樣盡快聯合力量,尋求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渡過危境,此乃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