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受影響嚴重
由于本輪金融危機是由外部經濟體出現問題而引發的,與這些經濟體有密切貿易關系的行業必然會受到沖擊。我國有很大一部分LED生產企業是以出口為主,因此出口導向型企業受到影響是意料之中的。從國內產品銷售情況看,目前,包括歐、美、日、臺灣地區、大陸廠家生產的各類LED產品在國內市場都有銷售,但是由于產品本身的差異,加上品質、價格、市場側重點各不相同,因此受到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歐美和日本幾大公司由于對核心技術的壟斷,把持了國內的高端芯片市場,同時也獲取了最大的利潤,但受到影響的程度卻最低。目前無論在內銷還是出口市場上,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越低端的產品受到的影響越嚴重,高端產品不論價格還是銷量相對都比較平穩。正如前文所述,大型LED生產企業前景依然被廣泛看好。顯然,我國很多不具備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此輪受到的影響最大。之所以會產生這一現象,一方面是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一些以生產加工低附加值產品出口為主的中小型企業受到沖擊紛紛倒閉或停工,另一方面也是占據我國LED生產半壁江山的臺灣生產廠家為了渡過難關紛紛甩貨回籠資金,使市場價格受到打壓。經銷商普遍反映,他們的銷售量近期明顯下滑,客戶訂單減少,即便銷售不錯利潤空間也微乎其微。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金融危機對房地產、體育、娛樂等行業的影響逐漸擴大,LED產業受到的影響將更為嚴重,會對LED產業的上、中、下游供應鏈的生存空間提出挑戰。隨著以珠三角為主的外銷企業受到境外市場訂單減少的壓力,眾多企業的目標市場轉向國內,國內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國內產業格局調整成為必然。
企業調整勢在必行
有專家預計,我國LED產業最困難的時期應該是明年的3~5月份,面對當前的危機形勢,保存自身,以現金為王,積極回籠資金,做好“過冬”準備顯然是企業的當務之急。但實際上,從本輪金融危機受影響最為嚴重的是中小型LED企業這一現狀可以看出,對企業而言,建設好企業的研發團隊和自主創新機制,提升企業自身研發水平才是長遠之計。突破尚未成熟的LED應用技術,改變低價競爭策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地位,同時實行產品差異化和集成差異化路線,提高產品性價比,才能有所突破,真正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近幾年來,國家非常關注LED上中游產業,并大量投資扶持發展。但有專家認為,目前外延及芯片領域投入的科研成果比例或進展速度不是很理想,在短時間內很難突破關鍵性技術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或滿足國內日趨增加的高端需求。國外在芯片等上中游領域已有專利封鎖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在下游應用方面國內企業申請專利還是有機會的。因此,在LED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LED照明企業可以增強專利意識,傾斜研發投入,踏踏實實開發應用端核心技術,并申請專利,儲備技術,積累經驗。
在中國,潛力巨大的新興LED照明市場大環境遲早將會營造出一批新興知名品牌企業。LED照明企業應該時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一到,才能掌握主動權,攻占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借助政策謀求發展在日前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舉辦的工作會議上,業內專家表示,政府、協會和聯盟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起到積極的作用。
目前,國家正為拉動內需而加大投入,LED產業也應該爭取這一機會。雖然采用哪種產品完全是市場行為,是由產品的性價比決定的,但是政府在重大項目布局時應適當扶持國產產品,為國產品牌留出一些空間,從而推動國產產品的發展。專家指出,示范性工程在技術研發和產業進步方面對產業發展是重要支撐,如“十城萬盞”LED應用示范城市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國家節能減排和拉動內需的政策指引下,優先啟動能夠拉動內需的重大示范應用項目,并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這無疑會給國產LED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另外,還可以充分發揮聯盟“產業研發基金”的作用,集中優勢資源,聯合攻關。專家建議,可充分利用國內現有基礎(包括儀器設備、科研隊伍、研發經驗積累和成果),調動企業積極性,在政府引導下,圍繞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既定目標,重點解決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和前瞻性原始創新技術,在“共同投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下,以聯合開發和成果共享為主要特點,開展面向產業的低成本服務,使平臺最終發展為服務于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引領未來技術的基礎研發平臺,提升產業結構和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業界要以開放的心態進行交流,只有交流才會發現不足,加強交流才能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