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研課題組,于2008年四季度繼續(xù)組織開展了中國城市平板電視消費需求狀況年度調研,形成《08’中國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競爭狀況及09’年消費需求趨勢預測報告》,現就主要結論簡單與大家共享:
在數字奧運會、數字電視相關政策出臺及假期改革因素的推動下, 2008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fā)展表現基本與預期相符,連續(xù)四個季度呈現平穩(wěn)增長,實現全年無淡季的局面。尤其是2008下半年,在高清奧運賽事節(jié)目的帶動下,平板電視銷售達到新的高潮。全年平板電視需求量達到1220萬臺。截止2008年底,中國市場平板電視保有量2800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占85%,等離子電視占15%。

圖1:2008年四個季度中國平板電視消費需求增長趨勢

圖2:歷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需求量增長情況及09年預期
08年中國城市市場PDP需求增幅高于平板電視平均增長,由于等離子競爭品牌有限,市場反映比較平穩(wěn)。相比而言,液晶電視需求量大,參與競爭品牌多,市場表現異常火熱,尤其全年春節(jié)、五一、十一、11月四次大的價格下調,對平板消費增長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受全球消費不景氣影響,09年國內市場消費潛能的調動,平板企業(yè)需要共同面對挑戰(zhàn),而單純的價格刺激已不是長久之計。產品多元化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基本功能產品的低價、高附加值產品保持穩(wěn)定價格可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2008年底,平板電視價格競爭幾近炙熱,高價值體現產品(全高清、大尺寸、多功能產品)也卷入其中,可以說已經是非理性狀態(tài),在消費不景氣的影響下,基本型產品(非高附加值產品)消費需求將上揚,平板電視企業(yè)通過差異化產品組合,實現競爭的理性回歸。高附加值產品繼續(xù)引領市場潮流,而基本型產品充當普及平板電視消費市場的主力。

圖3:2008年LCD Panel&TV價格變化趨勢

圖4:2008年PDP Panel&TV價格變化趨勢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等離子電視、液晶電視出口數量為2000萬臺,總體比2007年增長30%。
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從2008年7月份開始,中國出口平板電視產品數量與2007年同期基本無增長,11、12月份已出現負增長跡象。

圖5:2007-2008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出口量變化趨勢
現階段,平板電視消費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已經普及,09年需求仍會保持平穩(wěn)增長,但增幅不會太大。相比而言,像鄭州、溫州這樣的二、三級城市將會有較大的需求增長空間。
同時,“家電下鄉(xiāng)” 將推動縣級城市的平板電視產品普及,目前以小尺寸液晶電視為主。
對于不同級別城市消費者購買平板電視選擇尺寸,形成明顯差異,大城市居民準備購買40英寸以上平板電視的比重達到45%,而二、三級城市居民家庭預期購買選擇大尺寸的比例只有28%。

圖6:不同城市級別平板電視需求比重變化趨勢

圖7:不同城市級別平板電視尺寸需求差異
連續(xù)性的消費市場觀察發(fā)現,不同時期、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下,消費購買平板電視對產品因素的考慮有較大差異。現階段,品牌和價格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近幾年來,平板電視企業(yè)激烈的價格競爭,極大地培育了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
根據不同消費行為特征,按照購買產品關注因素的不同,我們對平板電視消費群體進行了歸類劃分,分為:基本需求型,價格驅動型,全程關注型,品牌導向型,功能重視型。 現階段,價格驅動型消費群體比重已經占到32%,超過基本需求型,占據平板消費主導地位。而品牌導向型消費群體相比兩年前也增長10個百分點,達到22%。
2008年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品牌集中度提高,前15個品牌占90%以上市場份額。國產品牌主要是海信、TCL、長虹、創(chuàng)維、康佳、海爾;外資品牌主要是夏普、三星、索尼、松下、東芝、飛利浦。從銷售情況看,上半年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占據優(yōu)勢,到臨近年底,國產品牌份額迅速回升。
平板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yè)在產品研發(fā)和推廣上也呈現多元化趨勢,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在產品功能上的開發(fā)增強了平板電視的互動娛樂性,在外觀設計上也對顏色、電視厚度、外殼質地等做了更細化的改良。

圖8:消費者預期購買平板電視主要考慮產品因素
全高清、動態(tài)高清、數字電視一體機、節(jié)能環(huán)保、多媒體互動娛樂五大類別平板電視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