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拉動內需的一攬子投資計劃中,四川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安排被進一步提上了“快車道”。在加大投資、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支持下,四川震區的重建工作更多了一絲事關全國經濟大局的意義。本著更快更好的建設原則,12月4日四川地震災區第一所成建制整體重建的永久性學校——江油市堅勇五一二實驗學校,已經正式交付使用。
新建成的江油市堅勇五一二實驗學校原為江油市建南學校,2001年8月由四川礦山機器集團公司剝離到地方。該學校在5.12大地震中被毀嚴重,化為廢墟。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深深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新加坡堅永集團投資近1000萬元,為江油市重建了該所學校。
作為震后首所成建制重建的學校,在設計施工中均采取了高標準嚴要求的方針。學校校舍呈為三層全框架全現澆結構,可抗8級地震,配有食堂、禮堂,綠樹、魚池點綴庭院操場。同時,該學校配備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多媒體設備大量應用,每間教室均配備了交互式白板、教學投影機的設備。如此的配置在國內學校中處于領先水平,即便和國際發達國家的中小學相比也絕不落后。
堅持高標準的建設方針將是四川震區學校重建的基本原則”,該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中央的權力支持下,震區重建工作的全面展開,意味著明年將有更多這類型的“國際一流”學校在廢墟上毅力起來。這將為教育教學儀器設備行業創造不小的新增市場,對于處于經濟過冬中的電子白板、教育投影機企業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在國內,電子白板成建制的在一所學校應用的案例并不多”,一位電子白板企業的領導表示。該領導進一步指出,國內電子白板行業許多企業對出口市場依賴較重,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也較深刻。四川震區重建,如果能成為電子白板、教育投影機等產品綜合性應用的標桿,對于擴大電子白板行業的“內需”市場意義非凡。
在談到四川震區學校重建工作對于電子白板行業的影響時,大多數業內人士持有與上述企業領導一致的看法。部分企業甚至表示,如果能夠獲得一些標志性的成功應用案例,同時也是為了震區重建的順利進行,他們也愿意以低于市場價甚至成本的方式提供自己的產品。
在全國合力公抗金融危機沖擊的大背景下,四川震區的重建工作被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不僅要服務于災區人民,更應為全國的經濟大局共享力量。09年震中被毀學校的大規模重新“崛起”必然為電子白板、教育投影等產品的大范圍應用開創出標志性的成功案例。其對整個行業的示范和促進作用遠遠超過了“過冬”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