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運營商在展會上展示業務時,都有一種尷尬,因為很少會有專為運營商所演示業務而來的專業級觀眾,各地運營商來參觀者對廠商的展示更感興趣。
但是本屆展會不同了,因為恰好處在一個3G牌照將發未發,運營重組剛剛啟航的階段,業務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而又不像上一屆那樣只能想象卻無法落實。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面向個人用戶的手機報、家庭醫生,還是面向集團客戶的視訊會議等業務,都呈現出一種市場目標明確而又具實用性的特點,離實際應用只有半步之遙。
業務的“泛融合”趨勢
如果只用一個詞來概括本屆展會出現的通信業務特征,那就是“融合”:移動網絡與固網的融合、3G與廣電業務的融合、客戶品牌內部不同業務的融合、產業鏈之間的融合……整個通信業呈現出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涇渭不再分明。
在新聯通展臺上,一位參與布展的工作人員告訴《展會新聞》記者:“本屆通信展,終于可以放手展示未來的3G和融合業務了,以前雖然也有涉及,但是展示的東西只是各自為戰,這次卻完全不同了,各個層面上的融合與突破成了重要主題。”
我們在展會上看到,首次以統一品牌面市的新聯通在展會上就大打“融合牌”,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多項基于WCDMA技術標準的融合業務:通過“手機電視”,用戶可以隨時接收喜歡的電視內容,實現了與廣電網的融合;手機視頻監控,借助3G網絡的高帶寬,實現遠距離的視頻實時監控,這是一種3G與IP網的融合;“非接觸式 IC卡手機錢包”,則是一種3G與安全認證系統的融合。
業務融合的趨勢在中國電信展臺上也體現得極為明顯,他們通過虛擬場景與業務展示虛實結合的形式,將移動元素、號碼百事通、重點轉型業務應用分別融入了客戶品牌,提供融合業務體驗。
展會上,各個運營商基于不同網絡的業務,在應用體驗乃至品牌設計的層面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在每一個業務的背后,都是不同的產業鏈和不同的市場渠道,顯示出一種融合狀態下的嶄新市場狀態。
與終端建立緊密聯系
本屆展會演示的通信業務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與終端結合緊密,終端的運營商定制化與業務的客戶定制化成為必然趨勢。
作為中國電信首次對外推出的移動業務品牌,“天翼”成了所有參展者關注的焦點。而“天翼”的許多業務,就是以定制終端為載體的。新聯通也是如此,基于WCDMA的終端是許多新業務實施的保證。
事實上,經過多年對3G業務及融合業務的探討,任何一個運營商在業務獨特性上都不可能做得更多。即便某個運營商發現了某種新的“殺手锏”業務應用,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的配合,其競爭對手也能夠很快進行復制。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營商從客戶出發,從終端層面開始,就與用戶的應用緊密結合。
運營商利用終端定制對不同的用戶區別對待,提供專門的服務,由基礎設施提供者發展為客戶方案提供商,這是一種運營大思路上的轉變,值得大書一筆。
打破產業鏈壁壘
許多人談到通信業務時,往往只看到運營商的動作,忽略了產業鏈融合對其的影響,其實,在業務推出的背后,產業鏈壁壘的消失,也是當前通信業的一大主旋律。比如中國移動,本屆展會就突破了以往產業鏈上各企業獨自參展的舊例,而是以“合作與未來”為主題,以TD-SCDMA產業鏈的整體形象為展覽主體,每一個TD業務的推出,都以整條產業鏈的構建為前提。
在新的時代,從研發、制造到運營的整個產業鏈,將以一種統一的面目為某個業務服務,也許今后在提到TD時,已經不能將之單純看成中國移動的網絡,它已成為一種許多通信人共同擁有的形象、記憶與品牌認同?梢灶A見,隨著壁壘的打破,通信業務正在日益走向復雜和精彩,融合將使業務的定制化變得普遍。
鏈接 3G前沿
TD業務整齊盛放
中國移動的展臺是本屆展會上變化最大的地方之一,他們聯合TD產業鏈,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示著我國自主創新的3G標準—TD-SCDMA產業的成果與發展愿景。
記者在展會上看到,中國移動展臺呈花瓣型布局。中間的花蕊區域為中國移動TD-SCDMA業務體驗中心區,集中展示了手機電視、視頻會議、高速上網、多媒體彩鈴、POC等基于TD-SCDMA的業務體驗。5片花瓣分別代表產業鏈內系統設備和配套設備、芯片、儀器儀表、終端以及業務應用五個不同的環節。
手機視頻通話
“我看到你了,你看到我了嗎?”TD手機視頻通話業務,讓千里之外的朋友近在眼前。
POC手機對講
POC業務,即PTT(Push-to-Talk),類似于對講機“即按即講”模式,在奧運會上就曾大顯身手。
移動視頻會議
展會上的TD視頻會議業務可以提供多方音頻和視頻通話,并具有會議管理和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