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板電視市場的不斷擴大,今年僅液晶電視產品銷量就超過了1億臺,發展空間十分巨大。不過對于絕大多數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電視來說,仍需使用進口平板顯示器件。同時,上游面板企業不斷向產業下游延伸,整機企業可控的成本越來越少,最終可能連10%也達不到。而上游產業鏈的嚴重缺失,將導致中國彩電產業面臨“崩盤”的邊緣化危機。
面臨“崩盤”邊緣化危機,國內資深彩電企業海信率先對上游產業鏈發起沖擊。據海信相關人士介紹,發展電視液晶模組技術和產業,向產業上游擴展,才能有效避免被邊緣化!
其實從2004年起,海信就開始著手籌備電視液晶模組項目。不過一開始不僅面臨很多困難,缺乏行業經驗,缺乏技術、工藝等人員,缺乏上游資源支持等,而且面臨著同行和上游面板合作企業的很多懷疑和不解。
還有的面板企業認為海信進軍液晶模組是一時沖動,質疑海信是否有長期做下去的實力、信心和充分準備。面對種種質疑,海信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做模組是出于長期戰略考慮,降低成本和實現產品差異化,加強上下游資源整合。”
經過近3年的努力,搶在2007年9月,海信靠自己的實力建成了中國電視行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線,打破了我國液晶模組幾乎全部依賴外企的現狀,破除了無數人的懷疑!不到半年時間,海信的第一條液晶模組線不僅順利達產,而且良品率達到99%。
今年8月份,海信所承建的液晶模組二期工程也開始順利投產,其中有一條就是中國第一條大屏幕LED背光模組生產線,它的成功量產,為海信LED液晶電視提供了強大的前端支持。并在十一期間推出了全新的42英寸LED電視,成為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LED產品。
另外據悉,隨著海信液晶模組的順利投產,到2009年,海信還將繼續建設兩條模組生產線,屆時年產能將達到300萬片。這樣,海信對平板電視整機成本的掌控比例就可以提升到60%以上,全面打破日韓企業對上游產業鏈的壟斷。
海信液晶模組生產線的率先投產,全面推動了彩電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可以看出,國產品牌經過近今年在平板領域的深入研發,已經逐步成為平板領域的強者。而海信液晶模組的率先投產,也為擺脫日韓企業在上游產業鏈上的壟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