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配套細則出臺
2月1日,由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將正式實施,數字產業發展將從“廣電單方力推”進入“多方合力支持”的新時代。
該政策描述了數字產業的發展藍圖:2008年,通過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向世界播出北京奧運會節目;2010年,東部和中部地區縣級以上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級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實現數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擬信號電視節目。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發展數字電視仍面臨配套細則缺失、投融資環境有待改善、“三網融合”等難題。
數字電視
我國對數字電視的政策支持由來已久,以往更多是由廣電總局力推,為促進數字電視轉換對有線電視運營商的政策支持。銀河證券研究員許耀文介紹說,這次“六方合力”的《政策》更重視對上下游企業的支持,從而完善數字電視的產業鏈。
樂觀的分析人士堅信,該政策對數字電視產業是重大利好,政府各部門將合力助推產業發展。但也有研究員指出,政策本身偏重指導性、策略性、方向性,比較系統,具體的支持措施并不清晰,不會給數字電視產業帶來立竿見影的推動作用,產業發展呼喚配套實施細則盡快出臺,產業的長久發展仍有待廣電行業的進一步放開。
例如,對數字電視產業上游企業軟件研發、設備生產商在機頂盒一體機標準制定、投資規模等方面的支持,有待配套的實施細則來解釋。
2007年底全國大約擁有1.52億有線電視用戶,而數字電視用戶估計為3000萬戶。許耀文認為,我國數字電視產業規模已得到擴大,目前需要在產業鏈細化、服務提供等方面進行完善,這也亟須更詳細的配套措施出臺。
數字電視產業投融資環境須改善
我國數字電視產業處于發展初期,資金短缺是公認的產業發展瓶頸。對此,《政策》著力改善數字電視產業的投融資環境,要求“積極支持數字電視相關企業通過上市、發行債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發新股等方式籌集資金,增加對數字電視產業的投入”。《政策》還規定,“2010年年底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并報財政部、稅務總局批準,免征營業稅,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世紀證券研究員蔣傳寧認為,數字電視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得寶貴的資金,將大大加快產業鏈的建設,促進產業從內容到設備不斷完善,稅收優惠可大大降低產業發展成本,推進整個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
東方證券研究員張小嘎則認為,這些投融資環境及稅收優惠以前都實施過了,這次《政策》并沒有提供更振奮人心的支持。銀河證券研究員許耀文也表示,對于經營數字電視業務的上市公司來說,不會因《政策》的實施獲益太多,因為相關公司一直在享受這些優惠政策,例如,歌華有線(600037)自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就享受免征所得稅優惠。
許耀文還表示,盡管政策利好,我國數字電視企業的投融資還面臨一大難題,由于產業短期高投入的特征,上市公司在短期內很難給投資者滿意的投資回報,企業的融資效果也將打折扣。
數字電視“三網融合”路途漫漫
由于政策限制,“三網融合”作為公認的行業發展趨勢,目前進展嚴重受阻,IPTV產業也難以獲得明晰的政策支持。此次“三網融合”在《政策》中再度得到重視。
《政策》規定,鼓勵廣播電視機構利用國家公用通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提供數字電視服務和增值電信業務。在符合國家有關投融資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國有電信企業在內的國有資本參與數字電視接入網絡建設和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
“《政策》鼓勵廣電機構經營增值電信服務,這是重大政策突破,也是綜合廣電網和電信網二者的長處來發展數字電視產業,比較此前廣電系統單獨力挺數字電視時,如今數字電視將成功跨越資金短缺的瓶頸。”蔣傳寧認為,廣電、電信兩大網絡各有優勢,電信網市場化程度高,具有明顯的網絡優勢、資金優勢,而這都是廣電網欠缺的;廣電系統規模小,多是事業單位,市場化程度低,但擁有內容資源和牌照資源,兩大網絡的融合將是漫長的過程。
許耀文認為,廣電網進入電信網的步伐要比電信網進入廣電網快。原因是廣電機構由于擁有內容優勢,可利用電信網絡資源發展數字電視產業,電信網只能靠購買內容來補足劣勢。
以前專屬廣電系統的數字電視接入網絡建設和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依照《政策》,電信企業等國有資產也可以少數股東的身份參與,但分析人士認為,廣電網的控股權將依舊難撼。許耀文認為,從根本上推動“三網融合”,關鍵是加快廣電系統的市場化程度,擴大歌華有線等企業的市場規模,只有具備了規模優勢,數字電視才能發展壯大,“三網融合”也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