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的變化也是檢驗市場的關鍵性標準。在平板電視行業,價格彈性一直呈比較高的水平,根據中國電子商會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研究報告》中得到結論:在消費者購買平板電視最關注的因素中價格因素排在第二位,可見價格對于平板電視普及的關鍵性作用。
2005年伊始,由于眾多國外企業參與了國內平板電視的競爭,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尤其是上游面板生產能力的提高,使平板電視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產生了降幅。2007年平板電視市場價格平均下降45%,價格的下降標志了平板電視性能、生產規模趨于穩定。平板電視在經歷了市場發展初期,價格高居不下;到2003年市場推近期平板電視價格大幅下降,市場增長迅速;直至今天,普階段的開始,平板電視價格趨于穩定。價格的帶動會使我國平板電視在近期內實現普及消費。
價格之戰將不可避免的在“十一黃金周”繼續上演,五一黃金周的價格優勢讓眾多合資品牌嘗到甜頭。雖然距十一銷售旺季還有時間,但是外資品牌已經率先降價,專家陸刃波認為:外資品牌十一仍然會以降價為主調。其中46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電視將會成為降價主力,32英寸等主流尺寸平板電視也會有一定的降幅,雖然這一時期會有眾多國內品牌新品上市,但種種跡象顯示了合資品牌對搶占黃金周市場份額的決心,十一黃金周將上演中外品牌價大戰。在“十一”黃金周前夕各品牌的新品戰略上,將會以大尺寸的全高清產品占主導地位,而分辨率在1366*768水平的普通高清平板電視產品將退居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