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產業鏈”成為日系軍團在中國市場的“殺手锏”,而大屏幕的競爭趨勢也為其提供了增長的潛力。
日系電視精彩“翻身”。在中怡康發布的2007上半年平板市場外資品牌市場占有率中,日系企業市場份額高達28.7%,步步攀升。
日系份額上漲
8月對日系平板電視企業來說更是一個“收獲的金秋”。
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外品牌平板電視零售量份額達到了38.97%,零售額份額則超過國內品牌達到了50.05%,一改2005年國產、外資8∶2的格局。
資深家電業顧問沈聞澗認為,“外資品牌取得巨大的市場份額,日系產品的崛起功不可沒”。
記者了解到的信息是,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額排名中,索尼、東芝、夏普紛紛躋身于前十之列,索尼更是以9.17%的份額僅次于三星(11.6%)和海信(10.17%),排名第三。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電連鎖賣場市場部經理告訴記者:“根據賣場統計的數據,目前,日韓系在銷售中已經占據很大優勢。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日、韓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目前已經處于伯仲之間。”
日系低成本難破危機
索尼日本總部電視業務本部高級部長吉川孝雄表示:“索尼正計劃切換到大尺寸屏幕市場,向大屏幕轉化!
據了解,索尼、夏普等擁有八代、十代屏技術,一旦下線,大屏幕上日系便會以低成本的優勢占據市場。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AV部總經理喻亮星認為,由于有其他產業作為支撐,國內部分企業雖然已經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但是他們仍有能力在平板領域內拼搏,這會給日系企業帶來相當的壓力。從8月份推出的新品來看,也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危機還是存在的。
“除了國內企業殊死搏斗的壓力,韓系的爭搶力也不容小覷!鄙蚵劃靖嬖V記者。
他認為,雖然在產品性能上,韓系與日系不相上下,但是韓系從進入中國便深入到消費群體當中,把握了中國消費者重視外觀、主流等消費心理,在競爭策略上占據優勢,再加上傳統中的“逆反”心理,都給日系平板的發展制造了相當的障礙。
日系平板能否順利克服這些障礙,保持一如既往的“回升”態勢還須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