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兩大國內液晶面板巨頭京東方和上廣電同時發布公告,稱京東方已與“廣電系”及“龍騰系”簽署《意向書》,三家將把各自的液晶面板業務統一為一個平臺,并共同組建新的專業化液晶面板公司。該項合作一旦成功,長達數年的國內液晶面板南北之爭將告一段落。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歷了巨虧的陣痛后,三家“握手言和”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1.從對手到伙伴
12月25日一早,上海廣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小王搭乘最早一班飛機從北京趕回上海,他這次去北京,是為了和在北京工作的女友共度節日。這樣的日子小王和女友已經過了3年,他們中的一個每月都會做一次“空中飛人”。而這次,小王一回到公司,就從同事口中聽說了一個令他興奮不已的消息——“公司可能會和競爭對手北京京東方及昆山龍騰成立合資公司”。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小王就極有可能被調到北京工作,與女友團聚。
小王關注的這一消息在昨天得到了證實。當天,京東方與上廣電同時發布公告稱:為提升中國大陸液晶顯示器產業的競爭力和股東價值,京東方近日與“廣電系”(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廣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龍騰系”(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龍騰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意向書》,三方準備以各方擁有的液晶業務(包括大尺寸液晶面板及上下游的資產和現金),共同組建新的專業化公司或選擇目前已存在的公司,作為各方液晶業務的統一平臺。各方還同意共同聘請評估機構對各方注入專業化公司的液晶業務價值進行評估,并最終確定各方在專業化公司中所占股份比例。
上廣電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經過三方協商,各方將就專業化公司的組建和發展戰略共同開展工作,計劃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有關整合事項達成一致,并簽署整合公司的合同、章程等文件。京東方相關人士則表示,如果到指定時限各方仍未能達成一致,現在簽訂的《意向書》將自動中止。此外,相關整合事宜還需經過各自董事會的批準,并需經過相關主管單位的同意。
2.引發業內震動
目前,作為國內液晶面板企業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索尼公司、LG-飛利浦公司以及我國臺灣的友達公司、奇美公司等液晶面板廠商,幾乎壟斷了國內外所有家電廠商的液晶電視市場,而京東方等內地企業的液晶面板則多應用于液晶顯示器等小尺寸產品之中。三家意向合并的消息一出,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在記者昨天就此進行的采訪中,幾乎所有被采訪對象在聽到這一消息時,都不約而同地表示非常驚訝。
三家一旦合并,是否會給那些在中國內地占有巨大市場份額的液晶面板廠商帶來壓力?對此,臺灣最大的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光電臺灣總部新聞發言人蕭雅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三家合并的具體方案尚未公布,因此友達暫不就此進行評論,但產業的整合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是一件好事。對于其他廠商來說,上述三家液晶面板廠商整合后,意味著原來的三個競爭對手變成了一個。臺灣奇美電子總部新聞事務專員簡小姐在對上述消息表示驚訝之余,也謹慎地表示奇美對此不發表任何評論。
計世資訊高級分析師李東宏認為,三家液晶巨頭如果能整合成為一家新公司,將對這些企業的業績產生正面影響。她認為,三家成立聯合體后,其規模等于比現在擴大了3倍,生產能力和采購量都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采購成本及生產成本都將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3.合作面臨挑戰
目前,在國內四大液晶面板廠商中,只有京東方、上廣電、龍騰擁有第五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不過,建設這些生產線已令三大巨頭負債累累。當然,除了資金問題之外,巨額虧損也是目前國內各家液晶面板廠商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一家常務理事單位的負責人表示,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液晶面板都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從事這一行業的企業要么是真的財大氣粗,要么就要“打腫臉充胖子”。液晶行業的周期性又很強,因此并不是誰都能“玩”得起的行業。他認為,上廣電和京東方液晶面板量產的時候,恰逢液晶面板行業進入低谷周期,在經歷了巨虧陣痛后,三家企業的合并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據了解,液晶面板產業因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競爭激烈,被業內人士稱為“大錢坑”——需要大資金投入。以月產能6萬張基板的生產線來說,第四代生產線投資需75億元,第五代生產線需100億元,第六代生產線需200億元。面對如此巨額的投資和液晶面板不斷下降的市場價格,合并對于企業來說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但合作能否成功,還取決于各方利益關系的協調和平衡。
計世資訊總經理曲曉東認為,液晶面板作為一個規模經濟行業,產能合并勢必對于企業發展有一定的好處。但從目前國內的市場情況來看,30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電視正逐漸普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已經與國際接軌,但國內液晶面板廠商的技術水平卻還沒有跟上國際水平。因此,國內液晶面板廠商必須完全按照市場化規則運作,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