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聚龍光電項目開始向廣輝、奇美等面板企業招聘技術和管理人員,京東方也在為該項目儲備了幾百名技術人員之際,日本夏普卻半路殺出。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夏普在2006年6月開始與廣東省信息產業廳接觸,并提出在廣東建設一條7.5代液晶屏生產線的計劃。
雖然當時深圳市政府也曾經有三條液晶屏生產線的計劃,即一條5代、一條6代和一條7代以上的生產線,然而因為資金的問題,在6代和7代以上中當時只能選擇一條,而夏普的7.5代線計劃顯然比京東方參與的6代線計劃更具競爭力。夏普的介入吸引了當地政府和四家彩電企業的目光,京東方卻被晾在了一邊。
在這種情況下,深超公司、廣東省信息產業廳與夏普進入了漫長的談判期。
今年1月,有外電稱,夏普已經與深超、TCL集團簽署了投資280億元建設7.5代線的初步協議。之后傳言的版本則是,創維、康佳、海信、長虹等4家彩電企業也有意參與其中。但是至今這場曠日持久的談判仍未有結果。
來自廣東省信息產業廳的消息顯示,夏普希望在控股的情況下轉讓技術,從而無法兌現其在談判初期的承諾,目前與夏普的項目談判已暫停。
夏普有關高層近日也公開表示,夏普目前的液晶屏建設計劃主要是在日本的10代線項目,沒有在中國投資液晶屏生產線的計劃。
京東方有關人士對此表示,夏普意識到如果真的讓中國企業掌握了液晶前端技術,其辛苦打造的液晶電視產業王國就可能短期內瓦解,所以采取拖延戰術是最好的辦法。
據介紹,京東方在進入液晶屏領域之初的談判對象是日本松下,雖然雙方在此前的彩管合資項目上運行順利,但是松下依然拒絕了技術轉讓的方案。隨后,京東方開始與三洋談判收購其在日本的4.5代線,但三洋卻表示不可能完全轉讓核心技術,即使轉讓也不會派出技術人員。該京東方人士稱,日本企業一直很忌諱向中國企業轉讓核心技術。
據記者了解,京東方副總裁劉曉東(聚龍總經理)目前仍每月到深圳的聚龍光電來一到兩次,但是其主要工作已經轉到了北京。而時至今日,京東方也已經對聚龍光電項目意興闌珊。
在聚龍光電項目遲遲不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無法繼續等待下去的幾家彩電企業開始了各自單槍匹馬進軍液晶產業的征程。
9月17日,海信集團宣布其首期50萬片的液晶模組生產線投產,并計劃未來兩年投資7億元將其產能增加到300萬片。今年7月,TCL集團也宣布將投資14億元在廣東南海建設兩條液晶模組生產線,年產能將有望達到400萬片。長虹更是在早前已聯合彩虹集團投資8億元進軍等離子屏項目,而康佳則不時與中華映管在液晶模組項目上傳出緋聞。創維更是放棄了投資平板電視上游的計劃。
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聚龍光電項目一路蹣跚,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業期望中的政府支持未能成行,對技術談判難度的估測不夠準,以及各方利益難以協調造成分歧等,但國內彩電業進軍上游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搞總比不搞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