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電視的外包比率已經達到22%,而中國臺灣專業代工廠占據了其中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廈華僅以1%的占有率排名第十位。
自富士康代工索尼液晶電視的消息在業內引發震動后,國產品牌代工業務的發展就一直頗受各方關注。
昨日,據最新權威數據顯示,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電視的外包比率已經達到22%,而中國臺灣專業代工廠占據了其中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彩電品牌中唯一進入代工十強的廈華僅以1%的占有率排名第十位。
CRT時代,海外出口占據了國內彩電總產量的近半壁江山,其中代工業務又占據了海外出口的絕大多數份額。平板時代,面對臺灣代工廠咄咄逼人的成長勢頭,國產品牌如何自處引人關注。
平板產業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最新出爐的全球第二季液晶電視產業價值鏈研究數據顯示,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為1620萬臺,其中約有350萬臺來自專業代工,占全部比重的22%。與之相比,2007年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的總規模不過750萬臺左右,全球代工市場在規模上已遠遠超過國內平板電視市場。
據了解,目前許多新切入電視產業的品牌廠商都選擇將自己的液晶電視制造百分之百的外包,戴爾、HP、Vizio、優派以及西屋電器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老牌電視品牌中,飛利浦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外包比率也超過了40%。
DisplaySearch 方面分析認為,某些品牌廠商在新市場的擴張往往選擇委外代工的策略,以提高自身在特定地區或特定產品方面的競爭力,這一趨勢隨著平板電視逐步進入微利時代將愈發明顯。
不過,記者昨日研究相關報告發現,國產彩電品牌在全球平板代工市場中已經遠遠落后于臺灣地區的專業代工廠。
數據顯示,全球前十大液晶電視代工廠依次為冠捷科技、瑞軒、唯冠、捷普、緯創資通、偉視達、歌林、新視代、廣達和廈華。其中,國產品牌僅廈華以1%的代工市場份額排名第十位。與之相比,冠捷在代工市場中的份額為19.9%、瑞軒為17.4%,唯冠、捷普等代工廠的份額也超過了10%。
據了解,目前國產彩電企業普遍采取的是品牌和代工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其中,品牌業務普遍優先于代工。與之相比,臺灣代工廠以做代工為主,與代工客戶在品牌上的沖突相對較少,這使得國產品牌在爭取代工合同方面明顯處于劣勢。
不過,DisplaySearch 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張兵向記者表示,國產品牌在代工方面份額很少,主要還是制造方面的競爭力弱造成的。“代工客戶尋找代工廠,看的主要還是成本等因素”。
與做品牌相比,代工的毛利更低。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楊東文也表示,上述液晶代工廠主要以面向歐美市場的OEM業務為主,對國內市場影響較小。
不過,代工業務失利也已經開始給國產彩電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創維集團此前發布的截至2007年3月的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海外業務的虧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TCL方面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TCL彩電在新興市場及戰略OEM的銷量同比下滑了42%,除了新興市場業務調整,CRT市場萎縮等因素外,平板OEM業務開拓不力也是主要原因。
張兵表示,代工業務失利對國產品牌的影響會直接反映在國產品牌對上游資源的議價能力上。
調查機構iSuppli的預測顯示,2007年全球液晶電視的總出貨量將達到7520萬臺。而國內市場容量的預測數字則僅為750萬臺。“僅僅依靠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很難在規模上達到一定的優勢”。
而沒有規模優勢帶來的,則是對上游資源議價能力的削弱。以平板電視的主要部件面板為例,DisplaySearch提供的全球主要液晶面板廠前五大客戶目錄顯示,三星、LPL、夏普、友達、奇美、中華映管等6家面板廠中,國產品牌僅有TTE(TCL多媒體)成為奇美的第五大客戶,康佳成為中華映管的第五大客戶!爱斎,很多外資彩電品牌都是自己掌握上游資源的,但即使不考慮這一點。買十塊面板和買一塊面板的價格肯定也是不一樣的!睆埍绱吮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