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12)一周平板電視大事件回顧
夏普在美起訴三星 稱侵犯五項LCD專利技術
8月6日據外電報道日本夏普公司周一在得克薩斯州東區(qū)地方法院起訴三星電子、三星電子美國公司和三星通訊美國公司,指控三星公司侵犯五項用于提高LCD顯示質量的技術專利。
起訴書指控的侵權產品包括:三星生產并在美國銷售的LCD模塊、三星電子美國公司生產和銷售的LCD電視和顯示器、三星通訊美國公司生產和銷售的手機。夏普要求法庭禁止侵權產品的銷售,并要求三星賠償損失。同時還要求由陪審團審理此案。
五項專利的美國專利號碼分別為4649383、5760855、6052162、7027024和7057689,全都與LCD模塊有關。夏普公司從1970年起開始研發(fā)LCD技術,1973年在全球率先在計算器中應用LCD。從2006年起,夏普與三星就LCD技術許可進行了談判,但遺憾的是談判未能解決問題。
牽手歡樂谷,康佳彩電歡樂營銷創(chuàng)造快樂暑期
康佳和歡樂谷作為華僑城集團旗下兩大強勢子品牌,強強攜手為人們演繹了一場快樂的營銷“聚會”,如同苦夏里的一絲清涼的甘甜,讓消費者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快樂體驗。
在這場主題為“康佳雙倍高清,歡樂大特惠”的“歡樂宴會“中,康佳多媒體北京分公司與北京歡樂谷“精心調配”,為消費者奉上超值饋贈與現場體驗兩類“歡樂大餐”,并通過重點門店、歡樂谷及社區(qū)三線出擊,讓更多消費者親身體驗到了康佳平板電視“雙倍高清”的精致畫面帶給人們的快樂享受。
外資平板國慶前漲價傳言在成都被擊破
近日業(yè)內有消息顯示,從上月中旬開始,包括三星、索尼、松下等在內的外資平板電視價格普遍上漲了10%~15%。有關人士認為,外資平板的本輪漲價很可能是彩電旺季來臨前的一次“戰(zhàn)術”——淡季漲價只為造成旺季“大降價”的假象。而記者通過調查了解成都市場后發(fā)現,外資品牌旺季前漲價現象并未在成都市場出現。
近期,家電業(yè)內很多網站、媒體紛紛轉載消息,稱一些外資品牌從上月中旬起將終端零售價格普遍上調10%-15%的空間,漲價的理由為成本增加、五一低價促銷后恢復到原價、機型功能改進等,但更被認為是外資在彩電銷售旺季來臨前實施的策略,從而給市場(尤其在主流機型這一塊)造成“大降價”的假相,以最大限度搶占平板份額。
成本漲價影響零售 平板“漲”聲四起
小尺寸平板電視正在漲價,預計漲價幅度在10%左右。近日,彩電市場不斷傳來漲價消息。記者從南京各大家電賣場了解到,從8月份起,32英寸至42英寸之間的平板電視悄悄漲價,其中32英寸小尺寸平板電視更是走在了漲價的前列。
等離子面臨液晶全線逼宮 陣營又失一巨頭
等離子電視陣營又失去一位外資巨頭。昨日(6日),東芝電視中國區(qū)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態(tài),未來將把全部精力放在液晶電視市場。而來自京城各家家電賣場的信息也顯示,目前家電賣場中液晶電視的銷量遠遠超過等離子電視。
“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已經進入成長期,預計到2008年,液晶電視銷量將超過1000萬臺。”東芝電視中國區(qū)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東芝未來將致力于研發(fā)、制造和銷售液晶電視,但對等離子電視市場只字未提。
“目前等離子電視在賣場銷售中僅僅相當于液晶的1/3。”大中電器友誼店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專家則指出,等離子電視要擺脫目前的低迷態(tài)勢,必須避免與液晶爭奪42英寸左右的“主流尺寸”,而是應該向超大尺寸和小尺寸兩個方向發(fā)展。
康佳發(fā)白電業(yè)務 劍指行業(yè)第一陣營
8月4日,坐落于安徽滁州的康佳白電工業(yè)園一期冰箱生產線落成慶典上,康佳集團副總裁何建軍宣布,未來幾年,康佳將在白電行業(yè)集中發(fā)力,預計到2009年底,康佳白電將建成年產能280萬臺的冰箱、洗衣機基地,并由此躋身于國內白電一線生產廠商陣營。
彩電和手機是康佳集團多年來的主業(yè),1998年康佳涉足白電生產領域,但在2007年以前,白電業(yè)務一直沒有成為康佳的戰(zhàn)略重點,產品線則主要以中小型冰箱為主,目標市場集中在三、四級市場。但近年來康佳逐漸提升了白電業(yè)務的地位,產銷量已經連續(xù)幾年保持著50%以上的增長率,這進一步增強了康佳做大白電業(yè)務的信心。
平板電視銷量下滑 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賽迪顧問最新發(fā)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第二季度,中國平板電視銷售量及銷售額較第一季度均有所下降。二季度國內品牌都表現疲軟,市場份額受到擠壓,外資品牌通過降價的手段,使得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顯然,看到這份報告折射地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的平狀,許多人都會提出幾個疑問:第一、造成今年二季度我國平板電視銷售量及銷售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對外資品牌近兩年來開始的大幅降價促銷行動,國產企業(yè)又應如何應對?第三、TCL日前決定將定向增發(fā)籌集到的14億元資金投向液晶模組項目,此舉對于增加國內企業(yè)今后的發(fā)展,以及提升市場占有率又能起到多大作用?筆者以為,對于今年二季度的國內平板市場的銷量下滑,應該是企業(yè)出于長期發(fā)展和短期盈利的目的,主動采取的一種自我調控的行為。由于此前,國內企業(yè)在平板電視上的經營不盈利,甚至還出現了一部分的虧損。顯然,國內企業(yè)一度想通過大規(guī)模運作帶來規(guī)模化收益的預期落空了,因為在平板電視發(fā)展初期規(guī)模化收益是行不通的,甚至還會導致企業(yè)喪失一大部分的新品營銷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