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會慢慢進入回報期。”一見到記者,平時不拘言笑的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曉忠,漾起了滿臉的笑容。
李曉忠的開心,來自于幾個層面:一是夏新2006年的凈利潤達到2421.26萬元;二是夏新在海外市場進入投入產出的平衡期,來自運營商方面的好消息也是接二連三;三是夏新將技術資源主力從海外市場轉移到國內市場后,通過技術上從高往低打的方式,積極進軍高端產品領域,并有望在2007年進入一個收獲期。
也許,連續7年來一直堅持走技術路線的夏新,將為國產手機廠商帶來新的希望。
“夏新這兩年做得確實比較辛苦。但是我覺得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會慢慢進入回報期。”在回顧夏新這幾年的歷程,李曉忠顯得比較坦然。
為什么夏新這幾年做得如此辛苦?李曉忠告訴《TWICE CHINA消費電子商訊》記者袁茂峰,原因主要來自于幾個層面:一是夏新本身的投入并不完全到位,因為把海外市場定位于主戰場的原因,“夏新把很多的工程,很多的力量,不管是錢還是工程師還是技術的資源都移到了國外市場。雖然說日子過的苦一點,夏新還是要把海外的事情優先考慮。”
二是夏新確實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戰。李曉忠坦言,對于國內市場來講,夏新碰到的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際品牌的壓力,特別是國際一線品牌成功地完成了和二線、三線品牌市場份額的整合之后,從各級渠道開始了積極的進攻,這給夏新等國產手機廠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二是來自于黑手機的壓力(李曉忠把黑手機定義為不交稅的手機),李曉忠說,黑手機有兩個最重大的特征,就是進口的環節和銷售環節,進口環節不交稅,銷售環節也不交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使很多規范型的企業,和黑手機在市場上競爭起來,就會做得非常辛苦。畢竟在現在這個環境下,規范成本比較高。
盡管上述兩方面,給夏新的壓力非常大,但夏新在2006年也提出了明確的策略,那就是在黑手機方面,夏新提出要有“土狼”精神,提出要“土狼化”生存(關于土狼機,具體參考《TWICE CHINA消費電子商訊》2005年9月12日“產業視線”《土狼機崛起真相》一文,P4~P9),狠抓成本的降低;同時,夏新在產品線上也做了相當多的努力,不但在中高檔產品方面推出了一些能夠和“土狼”精神適應的產品,還大打低端牌,并在低端產品方面用上了最新的技術,使用TI的單芯片方案,從而在市場上獲得了茁壯成長的回報。
因為多年來一直在海外3G和智能手機市場的持續發力,各方面的投入也比較大,夏新今年進入了投入產出的平衡期,運營商方面也不斷有好的結果出來。和記黃埔不但采購了夏新10多萬臺手機,法國電信旗下移動子公司Orange方面也實現了零的突破,與夏新基于WCDMA的3G手機簽訂了采購合同。至此,夏新3G手機已獲得三家歐洲運營商的認可。而在智能手機方面,夏新也開始了批量出貨,2006年,夏新手機海外出口達40多萬臺。
對于夏新自有品牌筆記本電腦業務,夏新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從自主品牌經營方式改為ODM的經營方式,給筆記本電腦品牌廠商提供設計制造服務。
李曉忠解釋,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考慮到夏新品牌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推廣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IT業的一個規律是,要么做自主品牌,要么做ODM服務,所以夏新決定做ODM服務。
很顯然的是,夏新做ODM的發展會比自己來做品牌更值得期待,前景會更加好。“夏新做這種設計制造服務的機制還是存在的。在ODM方面夏新也確實和合作伙伴在合作,陸陸續續也會出貨。希望通過這樣的轉型至少能夠解決夏新的生存問題。”
除了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業務之外,夏新還有液晶電視的業務。
就在大家都在關心國產平板電視出路怎么樣的時候,夏新卻經過自己的努力,悄無聲息地超越了3%的市場生存線。
“和手機的理念一樣,夏新在電視方面采取主打應用的方式。”李曉忠告訴《TWICE CHINA消費電子商訊》記者袁茂峰,夏新現在正在積極做嘗試的就是要解決國產品牌電視的生存空間問題,所以夏新可能會在應用方面和手機的思路一樣,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象夏新現在積極推廣的BT液晶電視就具有非常好的各種媒體的播放能力。
“事實上國產電視廠商在應用方面,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的性價比是遠好于國際品牌的。國際品牌主要是LOGO不錯,但是除了這個其它的優勢也看不到。夏新希望通過越來越強有力的功能和真正打動消費者的應用,利用殺手級或者是準殺手級的應用,能夠爭取更多的消費者來選擇夏新的產品。”李曉忠說。
盡管夏新在海外市場開始有所突破,但基于夏新的主要市場依舊以國內為主,而且做得艱苦異常的原因,夏新決定將重心回歸國內市場,并大力介入中高端產品領域,將主要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放到國內市場,希望通過中高端產品致勝。2006年在高端機方面,夏新也做了一些嘗試,但做得并不成功,因此,2007年夏新將會致力于解決高端產品競爭力的問題。
“今年夏新確實也有這個條件,包括夏新在技術資源方面做更好的整合,接下來是怎么樣做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出來。”李曉忠告訴《TWICE CHINA消費電子商訊》記者袁茂峰,夏新技術上追趕的路線在過去幾年是主旋律,從今年開始不是簡單的追趕,而是怎么樣掌握好的技術和消費者的需求結合,通過比較好的應用來贏得消費者。
“就像夏新的E860這款產品,這是一款使用微軟技術的智能手機,內置了GPS地圖的功能,但它的象征意義是很明確的,代表著夏新在技術儲備方面都已經完成了。可能某些方面比國際企業投放市場的時間還早一些。這種產品是否能夠代表市場的趨勢還是需要觀察的,但是我相信這是可能的趨勢之一。”李曉忠表示,今年夏新還會更好的利用夏新掌握的資源做出更好的產品,來贏取消費者的信任。
其次,夏新要加大針對中國市場消費者需求的研發力度。李曉忠稱,夏新有一款智能手機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是,把證券業務做進去了,消費者因為在手機上看到K線圖,感覺非常高興,手機的出貨量也不錯。“這種非常具有中國特色功能手機,夏新還會繼續關注。”
“總之今年夏新在手機方面會以最積極的姿態來做高端產品,同時也不喪失任何一個市場機會。”在談及夏新2007年的產品和市場策略,李曉忠顯得有點興奮。
李曉忠表示,在TD-SCDMA手機方面,夏新會以最積極的姿態投入到TD-SCDMA手機的研發中,另外在手機電視方面夏新也會進行一些積極的跟蹤。針對夏新在海外市場有3G格式的CDMA1X EVDO這種技術的突破,再結合夏新CDMA產品的研發有兩三年的原因,夏新還會把已有的技術資源用好,進入CDMA這個領域,把力量轉移到國內市場。
“總的來講,所有的市場夏新今年都會積極爭取。所以我相信今年應該也是夏新一個收獲的年份。希望通過夏新的努力,把原來夏新已經花了很多錢,花了很多力氣打開的市場資源和技術資源來換取收獲的果實。”對于未來,李曉忠躊躇滿志。
記者觀察:
連續7年來堅持立足技術路線的夏新,是一個很讓人佩服的企業。盡管夏新在3C產業鏈上的布局,因為市場機會的把握不夠,使夏新“斷尾求生”,放棄了筆記本電腦自有品牌,轉向了ODM,但這種以退為進的市場勇氣,也令人扼腕長嘆。
多年3G的巨大投入,在沒有系統設備的支撐下,通過最簡單也是最辛苦的參加展覽會的方式,扎實海外市場,逐漸積累海外運營商的認可的經歷,然后又將重心由海外市場轉戰到國內市場,在完成自己的技術積累之后,又積極進軍利潤率相對較高,但是和國際大品牌同臺競爭的中高端產品市場……這一系列的發展軌跡,印證了一個國產消費電子品牌的不屈不饒的奮斗歷程。盡管,夏新處在夾縫的日子,甚至于有可能還比較長,但不管怎么樣,走過最艱苦歲月的夏新,已經是柳暗花明,也讓更多的國產廠商看到了新的希望。(袁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