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IT產品里,大家最經常說到一個詞語就是“水貨”。而且在各大媒體上也經常看到什么“水貨手機”、“水貨家電產品”等等。說實話,面對一款不是非常熟悉的IT產品時,遇到水貨的可能性相當高,尤其是投影設備這類價格昂貴的冷門產品。面對水貨與虛標現象,消費者永遠是最無辜的。
水貨不等于假貨:
說到水貨投影機,有人習慣性的會把它與假冒偽劣投影機相混淆,假冒偽劣投影機雖然屢禁不止,但一旦被人發現,想逃避重罰不太容易;而水貨投影機是指由國外、港澳臺地區沒有經過正常海關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走私產品,經過不正當改裝而不能夠通過正常渠道入關,有很多是原廠正貨,但絕大多數水貨投影機都是經過奸商精心改裝過的次貨,而且這種產品在國內是沒有廠商保修許可的。
商用水貨投影設備:
對待水貨,國家曾一度沒有制定嚴格的審查措施,也沒有規定具體的行政執法部門來對其進行監管,這也是水貨之所以能在投影機市場中泛濫成災的原因了,對消費者損害很大。在2000年以前,大陸曾有無數家大中型企業從事水貨生意,如同賴昌星一類在那個缺乏監督管理的年代橫行也都司空見慣。
然而水貨對于國內投影市場的影響依舊存在,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區域級代理商稱,目前市面上仍在使用的水貨投影機數量占總體數量的15%以上,實際上要高于這個數字,只有當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用戶在二次采購中逐漸淘汰已經報廢的投影設備才能有效降低商用水貨數量。即便是這樣,在暴利的驅使下仍有不少不法份子依舊鉆國家法律制度空子走私水貨投影,但國家已經加強力度去努力控制了,效果相當顯著。
家用水貨:
對于家用水貨產品,很多人觀察的角度不一樣。主要原因是家用投影設備相對來說價格昂貴,因此肯花大價錢購買水貨的發燒友們基本上都知道那是水貨,或者說這些人確切知道這些產品是換過配件的二手品,甚至他們清楚的知道更換過的零件的具體編號。對于發燒友來說倘若國內有賣行貨的話他們絕對會去購買行貨,而事實上很多產品在中國大陸是限制發售的。就比如說SONY的G90U三槍,根本就不在國內甚至亞洲銷售,唯一購買的渠道就是通過美國朋友帶買或者去Tokyoit預定,這是沒辦法的事,有錢未必就什么都能買到。
2006年以來,投影機廠商都加大了對家用投影機市場的投入力度,往年投影機廠家對家用投影機的投入只是象征性的發布一兩款產品,今年卻一下子發布了好幾款,推廣的力度也加大了,不過對他們利潤增長貢獻比較大的是依舊事商務投影市場。況且在畫質上真正能夠超越三槍投影機的產品并不存在,多數三槍投影機廠商均退出這一市場,廠商自己都無法把握確切的用戶,這樣尷尬的局面永遠存在,因此這類水貨現象不作為本文的主要內容,畢竟拿投影設備做家庭影院顯示設備的發燒友實在少的可憐。
虛標: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特殊的潛規則,投影設備絕不是僥幸的例外,但用潛規則來欺騙消費者的話所導的致嚴重后果是找任何借口都不可饒恕的。就比如說2006年那位忿怒的消費者投訴松下PT-P1SDC虛標2500流明亮度一樣,松下中國公司就該事件鄭重發表聲明,主要表明消費者反映的情況是經銷商的個人行為,跟公司沒有關系,同時表示將追究該經銷商的侵害行為,最后希望消費者要打公司的消費熱線或者登陸其官方網站來確認產品的參數的真偽,還高姿態表示歡迎媒體和消費者對其進行監督。事情雖然告一段落,但這樣的潛規則為何在2006年才被廣泛關注起來?由此引發的潛規則之談耐人尋味。
虛標現象一直就有,從未終結過。但一般都是虛標幾百流明到頭,無論是LCD投影還是DLP投影,都普遍存在這一現象。
近幾年來,投影設備逐漸被人們所熟悉,雖然仍是高精密儀器,但對其了解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國家開始鼓勵中小型企業發展開始,投影機逐漸走向中低端,從以往獲利幾千元甚至上萬落至現在的幾百元,競爭異常激烈。但有一點勿庸置疑的就是投影行業已經告別了“誰手里有貨誰就占有主動權”的格局,在隨處可見的電腦城、家電賣場導出都有投影機的身影,從高高的神壇走下來,終究是要有一批人要作出犧牲。然而為了“挽救”這樣的局面,商家采用虛標的手段來欺騙消費者以獲得更理想的利潤,潛規則在多年前“制定”出來,伴隨整個行業走到今天,任何一個廠商、代理商、甚至直接與用戶見面的經銷商都有份。
大批量的采購單位所謂的“馬虎”成全了那些奸商,讓虛標現象如魚得水。不可否認這樣的“特色”將會長期存在,在國外,那些專門做行單的渠道運營商可以在短時間內被直銷取代,而在中國,零售行業至少要走到好幾年才能夠占居主導地位。因此,國家倘若不在撥款給教育行業,虛標現象才能有效制止,但那樣的話會出現幾個像吉林大學一樣債臺高筑的高等院校呢?恐怕全國上下都是如此吧。虛標現象在中國將存在很久很久,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絕大多數廠商已經不敢虛標了,畢竟用戶的眼睛是雪亮的。
亟待行業標準統一:
2007年6月,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參照《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對中國市場上索尼、愛普生、聯想、東芝等17個品牌的LCD、DLP、LCOS三種類型、近40款主流投影機產品進行了測試。檢測中發現,除清晰度指標以外,其他各項指標均存在一定問題。由于檢測方法的不同,投影機產品對比度檢測值與企業標稱值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產品在色彩表現方面也普遍不太理想。有三成的投影機產品說明書存在虛標的情況,容易導致消費者上當受騙。
中國電子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說明書中很難找到一些基本的產品參數的標稱值,包括整機消耗功率、待機消耗功率,甚至包括光輸出、對比度等。而一些相關網站上的產品參數標稱存在很大的“水分”。
目前,投影機產品測量有三種標準參照: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標準)、ISO(以日本辦公機械與信息系統產業協會(JBMIA)有關投影機性能測定方法為基礎的國際投影機標準)和《電子投影機測量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行業標準 SJ/T 11346-2006》),最終產品指標的標注就極不統一,不便于消費者進行比較。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部分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虛標濫標產品的性能參數,嚴重擾亂了投影機市場環境,亟待統一標準,倘若國際上無法統一標準就在國內統一標準,總之標準的恒定能夠讓所有用戶對產品參數有直觀的了解。而筆者的觀點就是:虛標就是虛標,有錯能改就是好樣的,要是加以抵賴那就如同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事實一樣侮辱中國人的民族氣節,我佩服日本企業的技術與研發制造工藝,但鄙視這種虛標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