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銷人員反映26~37英寸液晶缺貨!
日前,國美等家電賣場本土彩電品牌的促銷人員紛紛反映,目前部分32英寸液晶彩電缺貨,而且恢復供貨的時間也沒有確定,不少企業正用26英寸或37英寸產品來填充32英寸產品空缺。
長虹多媒體業務部董事長郭德軒介紹說,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不少本土品牌彩電企業就面臨著32英寸液晶面板缺貨的局面。缺貨特別嚴重的是32英寸面板。據了解,32英寸液晶電視已成為液晶電視最主要的尺寸,所以32英寸液晶面板的價格變化直接影響著平板電視生產企業的盈利狀況,所以這次的危機比較嚴重。
另據介紹,這次液晶面板的缺貨危機早在今年3月已有跡象。今年32英寸液晶電視的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3000萬臺,而上游面板廠商今年上半年的產能儲備只有2500萬片左右,而這一缺口估計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可能補上。
● 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人士也對此問題發表言論
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有關人士表示,其實一些液晶面板企業并不是沒有貨,而是采取了控制出貨量的戰略,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液晶面板的價格。
但有業內專家分析,從長遠來看,液晶面板的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今后液晶面板的材料成本平均每季度將有5%的下降幅度;背光源方面,32英寸將從2006年第四季度的79美元下降到2007年第四季度的42美元。據此估算,32英寸液晶屏的成本到今年年底將下降到200美元以下。今年第四季度,新一輪的液晶面板降價將拉開序幕,屆時國產平板的面板缺貨問題將得到解決。
● 專家分析:如08年本土企業還不能走入上游,將會虧損
專家認為,雖然預計本土彩電制造商有望在今年年底暫時度過這次缺貨危機,但如果在2008年,本土企業還不能成功進軍上游,那么類似的提價和缺貨或許將層出不窮,屆時本土平板彩電業的整體虧損或將為時不遠。
事實上,本土平板企業近年來也已經意識到了上游缺失的尷尬。為了尋求面板的穩定供應,廈華找到了面板商華映作為大股東;康佳也在尋求與華映的資本合作;TCL與奇美合作準備投入巨資進入液晶模組生產來保證自身需求;長虹則將目光瞄準了等離子屏。“本土平板彩電企業進軍上游的努力至少要到2008年下半年才有突破。”東方證券分析師陳剛表示,“本土平板彩電企業一直是被牽著鼻子走的,面板企業可以選擇各自的周期性運作,但本土彩電企業卻沒得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在經歷了利潤危機、漲價危機和缺貨危機后,接下來可能面臨虧損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