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行業不僅僅是理性的,而且也是一個交織著感情的行業。整個行業由喜愛自己所從事業務的所謂液晶人、PDP人、有機EL人、FED人構成。在學會、展示會等顯示器行業人士匯聚的場合,往往會各執己見,爭論得口沫橫飛。
如要說筆者屬于其中的哪一類,如今可以算是液晶人。主要是這二、三年來一直在和以液晶面板為主的液晶顯示器業打交道,領略了液晶技術開發和業務高速發展的魅力。液晶面板可分解為背照燈、彩色濾色器和TFT陣列等部件,各個部件的性能可分頭發展提高。因此,可實現業務和技術開發的水平分工,增加開發人員數量、分散投資風險等。但從畫質的潛力上來講,筆者感覺有機EL可能更高一些。從這一點上看,筆者海不能算是純粹的液晶人。
算不上純粹液晶人的筆者采訪了SID 2007。采訪本屆SID本來是想不偏向液晶,而是觀察整個業界。但結果卻被有機EL給深深吸引住了。
本屆SID最大的亮點是索尼發表的四篇有關有機EL的論文。其中兩篇入選“優秀論文(Distinguished paper)”。在口頭發表結束后的專訪中,試制品和演講者被團團圍住。面板本身與“2007 International CES”上展示的27.3英寸試制品一樣,只是機殼不同。盡管如此,還是吸引了很多人。International CES展示會,到場的參觀者主要是最終商品的消費者,而SID主要是顯示器業的專業人士。吸引人群的原因不同。
一位屬于純粹液晶人的朋友看著圍在索尼展品和演講者周圍的人群,有些落寞地說:“1988年夏普展示主動矩陣方式的14英寸液晶面板試制品時,就是這個樣子”,并道出液晶人評價其它顯示方式時常列舉的技術難點:“畫質是不錯,但能大批量生產嗎?”“壽命和焊接問題真的能解決嗎?反正從這次的結果中看不出來”。話雖這么說,但索尼展區里,到處都可以看到知名的液晶人。甚至有的液晶人專程前來,看與CES上的展示相比是不是有進步。從業務角度講,目前液晶的天下不可動搖,這一點是確實的。但液晶人已經不得不開始注意有機EL了。
有機EL面板何以能如此吸引液晶人?筆者試著從液晶人對有機EL的反面評價中搜集整理了兩條透露出其真實想法的觀點。
(1)有機EL從應用市場來看,與液晶是完全的競爭關系。這一點與只在電視機領域競爭的PDP和FED不同。在同一生產線上可以生產面向眾多應用市場的多種面板,這是液晶面板的最大優勢。而有機EL也具有同樣的優勢。液晶能普及到今天的程度,主要原因就是進步的速度快。但潛力未必一定是筑就今日繁榮的原因。假如起步較晚的有機EL跨過了商業化的門檻,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液晶。這就是液晶人面臨的巨大業務風險。
(2)有機EL與現在的TFT液晶面板生產線有良好的整合性。多種面板在同一工廠生產的液晶近幾年也在推進工廠的專用化。另外,電視專用工廠的建設需要3000乃至5000億日元的龐大投資。就算可能性不大,但有機EL取代液晶的風險也絕對不能忽視。有機EL的生產方面,可以借用現在的液晶陣列工序的生產裝置,其中包括曝光裝置等昂貴的設備。就算不會立即進行有機EL的生產,但做好轉用的思想準備也是有必要的。
夏普董事長町田勝彥非常肯定地表示“液晶電視生產設備中有8成可以原封不動地用于有機EL生產。這就和煎菜餅一樣,只有餅料是豬肉還是牛肉的區別,而煎菜餅的鐵板則完全一樣。只需換一下材料,我們隨時都可以成為有機EL的頂級廠商”。真不愧是液晶人的統率,話非常圓轉。但是,事實上不可能這么簡單吧。因為有機EL是一種在材料、構造和生產方法上磨合度要求很高的器件。有機EL實現的困難性決定了涉足該領域的門檻之高。算不上純粹液晶人的筆者對此也有些難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