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TCL集團宣布,擬通過定向增發募集13.96億元,在廣東省南海市興建兩個液晶模組廠,這兩個工廠將分別一體化生產中小尺寸(42英寸以下)和大尺寸高清晰(56英寸以下)的液晶電視模組。
業內專家認為,TCL集團選擇對液晶
模組及整機進行一體化生產,實為明智之舉。此前外資廠商一直壟斷國內液晶產業上游,國內廠商幾乎無立足之地,TCL此次突破外資重圍,生產布局將直接橫跨產業上下游。
一體化設計整體成本降30%
據該模組項目的負責人介紹,模組是介于上游液晶面板與下游液晶電視整機的一種關鍵“半成品”,有了模組,下游整機廠再配上整機電源、數字視音頻解碼電路、外殼等加工成整機。TCL介入模組生產后,除了大幅度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外,還將逐步向產業上游滲透。
據家電資深研究員介紹,TCL在采用一體化方式生產模組和整機后,其產品成本、響應速度、盈利區間等將出現大幅度改善。例如,一體化設計后的液晶電視相對于模組、整機獨立設計的成本將下降約30%。另外,模組將給予TCL在整機性能提升及個性化設計、新技術應用上更大的靈活性。投資建立模組廠也是整機廠取得成本控制權的第一步,整機廠可在自主生產模組后,逐漸切入其它投資和技術風險較低的部件,進而增加整個產品的附加值。因此,投資模組廠是眾多液晶整機廠未來的必經之路,其盈利前景也非常誘人。
橫跨產業上下游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在傳統CRT時代,顯示器部分占整機成本的比重為40%,而液晶時代顯示模組(含驅動電路)占整機成本比例達80%。整機產品的增值空間被大大壓縮。另外,國內和日韓廠商在技術、上游供應方面的差距,使得低價成了國內廠商能夠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唯一利器。行業咨詢機構認為,當前期國內電視機廠商的平板競爭戰略,將會從奪取市場份額轉向利潤的獲得。
TCL集團顯然比其他國內廠商更清楚的認識到“液晶時代,盈利為王”的重要性,集團原來局限于整機生產,整機環節在產業價值鏈上的增值區間約為25%—30%,引入液晶模組的設計和制造后,TCL集團迅速升級為“模組+整機”廠商,生產橫跨產業上下游,其盈利區間陡然擴大到整個產業價值鏈的70%,集團的彩電盈利能力將大幅度超過競爭對手。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介紹,在液晶電視整個價值鏈中,液晶面板占30%—35%的比例,然而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規模相當巨大、技術風險也較高,一條第五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至少要投資10億美元,而一條第六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投資額更高達20億美元,過高的資金壁壘使國內企業很難進入這個行業,相對液晶面板而言,模組生產線的投資較小、盈利前景及戰略意義比較理想。
TCL集團董事會表示,兩個模組工廠建成后將能保證集團的液晶模組與整機生產規模同步增長,所生產的模組除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也會供應歐洲和北美市場。
家用電器服務顧客滿意度測評標準11月1日起實施
本報訊 商務部日前發布《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服務顧客滿意度測評規范》行業標準,將于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標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根據企業類別(制造企業售后服務部門、銷售企業、專業維修服務企業)提出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服務顧客滿意度的綜合測評指標體系和測評模型;二是根據不同服務類別(網上服務、電話服務、賣場銷售服務、上門維修服務、接修服務、送貨和安裝服務),提出分類別服務顧客滿意度的調查測評模型與測評指標體系;三是借鑒國外員工滿意度調查研究成果,結合我國企業服務組織架構、服務管理特點,提出服務供方滿意度測評指標體系和測評模型;四是對調查問卷設計、抽樣調查的基本要求、調查實施、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提供相應的指導方案,便于企業實施操作。
據悉,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是指在家庭、寓所及類似用途場合,由非專業人員使用的電子和電器裝置。這類電器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安裝、維修等一系列專業服務作為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