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的行業游戲規則成為了IT廠商進入家電領域的重最大障礙。目前,跨行而來的家電廠商大多已經開始收縮液晶電視業務。
“我們低估了國內傳統家電渠道的復雜性,希望現在重來還不算晚。”在北京著名的后海風景區,明基液晶電視產品經理陳述無奈地對《財經時報》記者表示。
陳述透露,截至2006年,明基在大中電器投入了數百萬元人民幣進行渠道建設,但是時至今日,明基再一次遭遇其他進入家電渠道的IT廠商的流行病——“水土不服”,現在明基已經決定忍痛告別大中電器,重新規劃自己的渠道。
與2006年初剛剛帶領明基液晶電視團隊進入市場時的意氣風發不同,現在的陳述明顯感覺疲憊。
據知情人透露,在明基遭遇此次“水土不服”之前的2006年初,同是有深厚IT背景的國內著名顯示產品品牌——AOC也選擇了撤出大中電器,而這也僅僅是眾多試水家電渠道的IT廠商現狀的一個縮影。
“固有的行業游戲規則成為了IT廠商進入家電領域的最大障礙。目前,跨行而來的家電廠商大多已經開始收縮液晶電視業務。”資深分析師程宏告訴記者。
受困“潛規則”
“液晶電視在明基的未來產品規劃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所以去年正式進入國內市場以后,明基從前端營銷到后端資源分配都向液晶電視做了傾斜。”陳述說。
在進入之前,明基的內部對于渠道的選擇曾經有過不少的爭論,而爭論的焦點就在于明基液晶電視作為一個新品牌是進傳統賣場還是新開辟自己的渠道進行銷售。
“在比較之后,我們還是考慮遵從原有的市場規律。不過,現在來看,我們現在要做出一個痛苦的抉擇。”陳述表示。
按照家電市場的行規,一個新品牌要進入家電賣場并扎下根,交給賣場的費用會占到銷售額的15%以上。其中進場費(含展臺制作費)一般會占到銷售收入的3%,返利會接近10%,然后是配合名目繁多的節假日、店慶促銷費用,這項支出大約占4%。
“我們開始希望高投入能夠獲得高產出,但是現實情況與我們的預期相去甚遠。”陳述表示,“即使是在北京大中的某些重點旗艦店,我們的銷售額也遠遠達不到我們之前的預期,這樣的結果讓我們大失所望。”
“IT渠道和傳統的家電渠道有著本質的不同,不管是家電廠商做IT還是IT廠商做家電都需要一個摸索的過程。”賽迪顧問分析師文芳認為。
格力是榜樣
其實,即使是家電廠商也與家電賣場發生過糾葛,國內空調第一品牌格力就曾因為對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不滿,憤而退出國美電器,引發巨大風波。
2004年3月9日,國美向各地分公司下發了一份“關于清理格力空調庫存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分公司將格力空調的庫存及業務清理完畢。
格力總部隨即反擊說:“如果國美不按照格力的游戲規則處事,格力將把國美清除出自己的銷售體系。”國美、格力交惡由此而生。
而離開國美的格力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樣一蹶不振,通過在全國自建銷售渠道,格力依然牢牢占據著國產第一品牌的位置。
報告顯示,2004年格力電器實現銷售收入138.32億元,比上年增長37.74%,實現凈利潤4.20億元,比上年增長22.74%,凈資產收益率達17.24%。
“離開大中電器并不代表我們徹底放棄傳統家電賣場,與上海家電賣場渠道——永樂家電的合作還在繼續。但是我們的工作重心將發生轉移。”陳述表示。
陳述透露了主攻的方向:IT渠道和百貨商場、私營家電賣場。
起家于IT的明基顯然對IT賣場很有信心。“我們能得到更多的優惠,還可以搭上IT產品的順風車。”陳述表示,比如將IT賣場的明基專柜中的一部分作為液晶電視的展示專區,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收效卻不錯,因為數碼產品與液晶電視的關聯性很強,而在IT行業,明基的品牌還是很有優勢。
“同時,我們也很看好百貨商場和私營家電賣場。”陳述表示,在浙江等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很多本地賣場的家電銷售額遠遠超過國美、大中等傳統家電賣場。
以浙江為例,明基液晶電視產品在進入浙江義烏的一家私營賣場后,一個月的銷量達到了50多臺,而且銷售員對于推銷明基的電視顯現出了很高的熱情。
“格力的成功給了我們信心。遍布全國各地的格力銷售經銷商并不是格力的人,店也不用格力來建設,完全靠經濟利益的驅動,并形成良性循環。這值得我們學習。”陳述強調。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現在很多供應商已經戴上了孫悟空的“緊箍咒”,他們依賴家電連鎖巨頭,就會得罪中小經銷商;得罪了這些中小經銷商,他們也就越依賴連鎖巨頭,也就喪失更多的中小經銷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惡性循環。
各方觀望
就在明基黯然離開大中電器的時候,眾多液晶電視廠商大都采取了觀望的態度。
“清華同方液晶電視的銷售重點將依然是家電大賣場。”剛剛在4月中旬發布了全線新品的同方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王良海對《財經時報》表示。
王良海透露,目前同方的液晶電視已經在400家國內家電賣場有售,而到今年底這個數字將變成1000家。
“家電賣場是銷售液晶電視的主力渠道,清華同方不會改變渠道策略。”王良海強調。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AV事業部經理喻亮星認為,明基撤離家電賣場,是其自身戰略進行調整之故。他指出,IT賣場現在不是銷售液晶電視的主流渠道,不看好明基加大IT渠道鋪貨的戰略調整。他認為去年AOC冠捷從家電連鎖賣場退出和今天明基撤離家電賣場,都是緣于中國臺灣的企業對大陸零售市場不了解,是自身未做好造成的。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并不認可這樣的觀點。
“其實只要算筆賬就能知道明基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2006年,類似于國美這樣的賣場渠道在整個中國零售總額中的比例不超過3%,商家對于這樣的渠道出現如此高的依賴性本身就不正常。”恩頤投資的蔣曉東董事表示。
“現在的關鍵是明基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找到最正確的解決辦法,這是一個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事情,明基需要堅持。”資深分析師程宏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