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廠醞釀調高32英寸電視面板報價每片10至15美元,部份面板廠甚至不惜采取一次漲足策略,以提升面板廠營收。在電視面板報價調升之后,已經有效抑制該尺寸虧損,及時替面板廠止血。
繼顯示器面板進入獲利階段之后,電視面板也出現獲利契機。32英寸電視面板廠在華映率先于四月調高5美元報價之后,一線面板大廠友達、奇美的價格也蠢動,據了解臺系面板大廠預計在四月至六月,針對32英寸電視面板醞釀10美元至15美元漲幅,部份廠商采分階段調高,每次調高5美元的方式墊高面板報價;然而也有面板大廠研擬采用一次漲足的方式,一次調高15美元,以替面板廠帶進大筆進帳,目前正積極與客戶協商中。
TFT面板廠指出,電視價格從CRT時代開始,從來沒有漲過,即使在CRT缺貨階段,電視機價格也呈現持平水平,因此LCD面板價格這一波調高行動中,至目前為止都還是由系統廠自行吸收漲幅,漲價并未反應到終端市場上,在與客戶協調漲價過程中,自然遭遇系統客戶強大的壓力。不過持平而言,電視面板從過去到現在除了26英寸面板曾經漲過之外,其余尺寸均只跌不漲,這一波可以調高多少面板廠也沒多把握,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廠商這波漲勢持續,32英寸面板報價有機會回到去年的高峰水平,大約330美元至340美元,將是測試市場反應以及接受度的關鍵點。
五月面板大漲,六月起雖然漲勢趨緩,預估平均上漲3至8美元,不過仍維持上漲趨勢,面板廠普遍看好一路漲到第四季。為了確保第三季供貨,下游系統廠開始著手與面板廠商談第三季供貨合約,隨著客戶長單敲進,面板產業第三季景氣向上走勢也愈來愈清晰。
第二季面板景氣反彈,造成面板供應鏈供貨不及,帶動第二季面板價格急漲。根據市調機構所公布的五月上旬面板報價,17英寸、19英寸和19英寸寬屏幕顯示器面板大漲8至10美元,筆記型計算機面板全面上漲2至3美元。就連向來只跌不漲的電視面板也調漲價格,32英寸電視面板調漲5美元,26寸電視面板也上漲3美元,37寸、42寸電視面板也首見止跌。 經過五月上旬一波大漲,五月下旬各尺寸報價大致持平,六月將持續上漲。謝勤益表示,目前下游系統廠仍在回補庫存,顯示器面板仍然缺貨,而筆記型計算機終端市場銷售狀況也還不錯,整體而言,OA面板都將維持上漲走勢。預估17寸、19寸、19寸寬屏幕和22寸寬屏幕顯示器面板六月還將上漲3至8美元,筆記型計算機面板則將維持2至3美元的漲幅。
謝勤益指出,第二季面板景氣反彈主要原因是,供應鏈庫存水位偏低,下游系統廠回補庫存所致,后續面板價格能否維持上漲的動能,則要觀察終端市場實際銷售狀況。值得注意的是,下游廠商為了確保第三季的供貨量不虞匱乏,已經開始和面板廠洽談整季的出貨預估,準備要下一個季度的訂單,也顯見近來通路銷售狀況不錯,第三季漲價動能可以獲得維持。
南韓面板廠LPL負責電視面板銷售的副總經理Champ Shi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于后續電視面板市況釋出樂觀看法。他指出,今年新增面板產能有限,隨著需求強勁的下半年來臨,后續面板價格走跌的空間有限,今年電視面板價格的低點應該就在三、四月。去年面板報價跌幅超過30%,今年面板價格明顯獲得控制,預估今年全年面板價格的跌幅可望控制在15%。整體而言,第二季面板價格維持穩定,在八月、九月、十月等傳統旺季之時,面板價格還會出現一波明顯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