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產品一向不乏經典之作,“輕”“薄”作為電子工業產品設計中最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凡做到的一般都會列入作品歷史經典名堂。最輕最薄的筆記本電腦,最薄的卡片式數碼相機,如今再次延伸到了平板液晶電視領域,而這次又是一向對產品輕薄設計頗有心得的索尼挺身而出,BRAVIA T系列就是今天的主角,它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平板電視僅以畫質論英雄的時代……
其實原本早在去年下半年,索尼就整系列發布了從高端X系列到打拼低端市場的U系列,而可能是考慮到價格定位的因素,T系列一直到今年年后才另行發布正式上市。消費者看到零售機想必已是51黃金周了,而此時U系列價格的不斷下跌以及E系列晶極光背投電視的停產停售,為T系列亮相奠定了基礎。另外在平板電視同質化嚴重的今天,索尼突然打出“輕薄”牌,其影響力也是可見一斑。
筆者眼前的是T系列的32寸機型,目前購買過大屏幕液晶電視的消費者正竭力為家中添置第二臺臥室液晶,32寸一躍成為目前消費市場的熱點。這也是筆者特地向索尼索要32寸產品的目的,而且32寸產品相對40寸更輕更薄,除去底座不計,32T200A最厚的部分僅為約60毫米,感嘆索尼強大研發實力的同時,相信讀者和筆者一樣不禁要問這是如何做到的?
側部最厚處僅為約60mm
索尼KLV-32T200A液晶電視在外觀設計上顯得簡約別致,通體采用經典的黑色作為主色調,高光涂漆工藝的面板采用窄邊設計,凸顯出屏幕的寬而大。一體化的臥式音箱顏色與機身相統一,使顏色十分融洽。除此以外,整個外觀感覺有點方方正正,這主要是因為臥式音響單元設計得相對較寬,而這也正解答了筆者之前的疑問,在接口介紹部分再作詳解。
T系列的定位注定是一款以外觀為賣點的產品,因此其畫質并不是其主要特長。之后的畫質評測也應證了筆者的說法。但索尼并沒有摒棄HDMI接口來降低成本,這點區別于U系列,也變相抬高了身價。而從外觀角度來說,T系列所針對的消費群應該是年輕的時尚白領人群,縮減一HDMI多少會顯得有點得不償失。
伴音方面,索尼KLV-32T200A液晶電視采用Surround三維空間環繞聲系統,有效提高了聲音的立體感和通透性,使聲音更加清晰圓潤,渾厚有力。
成就T系列作為目前市場最為輕薄的液晶電視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在側面省略了快速連接通道,我們知道普通平板電視通常左右兩邊會有機身功能按鍵和快速連接通道,而T系列則僅在右側面設計了功能按鈕,這又是T系列輕薄的秘訣。
說到索尼筆記本,大家一定會想到VAIO;同樣的,BRAVIA也已經成為索尼視訊產品的代名詞,自索尼摒棄等離子全力發展液晶電視業務至今,短短的時間內BRAVIA已深入人心,它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品牌,如今已慢慢滲透到索尼的家用投影機領域。最新發布的索尼720P家用高清投影機VPL-AW15就是一款BRAVIA系產品,而其觸角還將伸向索尼手機。
帶著之前留下的疑問,我們再來看看T系列的背面。除了底座支架,就是大面積的散熱槽通道。畢竟輕薄之后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內部元件高集成度之后的散熱問題。在此后的運行過程中,T系列的背部溫度尚在可接受范圍。
T系列液晶電視輕薄的精髓還要看這背部的擴展接口設計,所有接口全部采用一排設計,擁有HDMI接口、電腦接口+音頻輸入(迷你立體聲)、天線輸入端子(VHF/UHF)、S視頻輸入端子、AV輸入端子、Y.PB/CB.PR/CR分量視頻輸入等接口,滿足日常家庭對于影音娛樂的需求。
為了那60mm的厚度,VGA以及HDMI端子不得不被安置在了機身底部,接插起來稍顯不便。
無論是X系列還是V系列,32T200A的遙控器功能鍵要少上不少。這一點和T系列簡化的功能菜單也不無關系。做工和手感方面延續了X高端系列的作風,設計十分到位,體現了索尼嚴謹的風格。
在筆者所接觸過的索尼X系列V系列直到今天眼前的T系列,T系列液晶電視的功能菜單設計是最簡單的。索尼32T200A上面的頻道和接口列表是一個自定義的選擇菜單,可以在上面的每個接口或者頻道上加標記,然后直接進行選擇切換,十分人性化。接下來點擊設定按鈕后,可以進入電視的整體設置部分。在高端的索尼X系列電視當中,每個部分都有一個單獨的設置菜單,例如按圖象按鈕后,會出現所有關于圖象設置功能的獨有菜單。但在這款32T200A中,所有的設置都被設計在了一個綜合菜單內,通過上下來選擇不同的部分進行設置,感覺簡化了不少。
而在至關重要的圖像菜單部分T系列只提供了背光調節,對比度,亮度,銳度,色溫等。而X系列電視當中詳細的高級圖象設置部分,可以對黑色度、白色度、伽馬、色彩范圍等地方進行設置的菜單在T系列中全無蹤影。這一切都由索尼特有的DRC電路支持與否所決定。而在索尼液晶電視的官方技術文檔中,只有X系列擁有并且還是第一代的DRC電路技術,它具有過濾影像、清晰降噪、黑色增強、擴展動態范圍、平滑動態圖像和調配色彩等功能。
快速導航菜單
從筆者拍攝的T系列像素排列方式來看,其采用的實為索尼三星工廠生產的液晶屏幕。但并非高端產品所采用的S-PVA屏,這點可以從亮部與暗部的像素顯示方式觀察得到。S-PVA采用半像素顯示方式,在暗部會以半像素顯示模式來營造更多的場景明暗的細節,而T系列的像素則采用全開全閉的模式,因此筆者推斷其應采用的改良型的PVA液晶面板。
以外觀工業設計為賣點以及視頻電路設計的簡化也反映了T系列不是一款以畫質為首的產品。因此在測試過程中也特地考察了相對于價格翻他一倍的索尼高端X系列在沒有DRC電路處理技術下T系列過濾影像、清晰降噪、黑色增強、擴展動態范圍、平滑動態圖像和調配色彩等的表現。測試方法仍舊以筆者常用的HiVi CAST以及高清演示片為主,相信親眼所見總是正確的。
高光部分的表現看來始終難不到液晶電視,同樣32T200A很好得詮釋了筆者的觀點。1%的高光細節差異也清晰可見,模特的輪廓也十分分明。
暗部細節的測試雖然并不完美,但也沒有超出筆者的預料,雖然無法同X系列形成對比,但畢竟X系列是擁有DRC貴族血統的。而DRC中黑色增強則是極度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演繹更為完美的暗部細節場景以及震撼的光影效果。T系列的暗部細節只能體現到2%的灰度差異。
索尼T系列的色彩表現在通過一定調教之后,無論在色彩的飽和度以及暗部細節的表現上無疑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很好的避免了色塊失真現象的發生,而其色彩也延續了索尼的風格,整體色彩飽暖,特別是對膚色的還原更是不弱于X系列的表現。
總結:對于普通大眾消費者而言,32T200A高達7990的售價并無性價比可有言。畢竟目前國產品牌這一尺寸最便宜的已賣到4000左右。但T系列顯然不是以價格取勝,而是其出彩的工藝設計必定使受眾體為年輕的白領時尚人群,T系列與這些消費者更多的是品位的撞擊。此外雖然價格較高成了T系列最大的詬病,可其仍舊擁有不俗的畫質表現能力,這一點尤其體現在色彩上。如果你并不是專業的發燒友,并且想為臥室增添一點時尚濃郁卻又不喧張的氛圍,T系列則是你的最佳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