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屏幕實現方式的選擇
當屏幕寬度和高度確定后,可根據信息顯示要求和允許占用空間來選擇大屏幕實現的方式。
如果顯示信息較少或投影深度(采用反射系統后)允許,可以選擇單屏大屏幕切換顯示,這種方式簡單、可靠,經濟、方便,此時要兼顧考慮最近,最遠觀看者觀看圖像的細膩程度,選擇合適分辨率的投影機來實現。
如果顯示信息較多或投影深度不允許,可以選擇多外箱體的拼接,拼接后的縫細(拼縫)(gap between image)以不丟失信息為判斷依據,顯示墻的物理拼縫(gap between screen)以結構牢固,有效固定屏幕為判斷依據。不必盲目追求細縫或無縫,這既會增加成本,又會潛藏一些熱脹冷縮的風險。
目前,可以實現大屏幕拼接的方式的許多,應用得較多DLP背投拼接、PDP拼接以及液晶屏拼接。
DLP背投拼接墻一種是采用標準投影顯示單元拼接的方式。目前常見是單片DLP技術投影單元,它在單元尺寸有50英寸、67英寸、70英寸等,屏幕采用UCS/GUCS/Blackscreen幕,拼接縫隙一般小于1mm,單元分辨率為XGA或SXGA,這種方式具有占用空間小,滿屏分辨率高,圖像細膩的特點。但由于DLP是一種背投的形式,體積比較大,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安裝時費時又費力,而且燈泡的壽命也不能讓人滿意,燈泡工作6000小時左右時就需要更換。
以液晶屏(LCD)為拼接單元的大屏幕系統,近年來在監控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目前個別傳統監視器廠家也正在力推這一類產品,如創維和響石等。 它在監控領域得到興起,一方面,源于家電行業液晶電視的一路走高,在大趨勢發展下,液晶在其它行業的應用也漸為潮流。 另一方面,液晶屏的相關參數在提高,價格也在下滑,液晶拼接系統相對DLP系統成本低,這也是LCD拼接系統應運而生的個中原因,且液晶拼接墻具有低功耗、重量輕、壽命長(一般可正常工作5萬小時以上),無輻射、畫面亮度均勻等優點,不過其軟肋之處就是不能做到無縫拼接。
PDP(等離子技術)產品體積小,拼接縫隙也可以做到小于5mm,但是它單元尺寸相對要小,只能做到42英寸,且目前該項技術由韓國歐利安公司獨家掌握,價格仍比較昂貴。
Lcos分辨率更高,成本較低,整機電路部分相對比較簡單,可以減少維修,是被人們較為看好一項拼接技術,但目前來看,LCoS 還不是一項成熟技術,產品的成品率比較低(30 %以下),目前主要有JVC 、SONY 等廠家在做。
用戶可以根據空間的大小、費用預算、對拼縫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拼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