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5日走訪了本市多家家電連鎖賣場,發現平板電視市場上液晶電視的風頭正勁,而等離子電視不論在品牌還是在款型方面,都顯得落寞。
等離子“鼻祖”移情液晶
10多年前,飛利浦在全球首家推出了等離子電視。然而,這個等離子電視的開山鼻祖,目前已開始調整市場策略。記者昨天從飛利浦電子中國集團消費電子事業部的相關人士處獲悉,飛利浦今后“將著重關注于液晶電視的發展”。去年以來,上海市場的等離子電視品牌和型號數量明顯減少,據監測數據顯示,去年10月,液晶電視新上市型號約50個左右,而等離子電視型號卻不到10個。在飛利浦之前,索尼和日立公司都已宣布退出等離子電視市場,專攻液晶電視。
等離子電視“勢單力薄”
25日下午,記者先后走訪了永樂、蘇寧等多家家電連鎖賣場后發現,在各家的平板電視銷售區,液晶電視的數量占據壓倒性優勢。
在位于中山公園附近的永樂電器賣場中,記者發現等離子電視的品類較少,在夏普、索尼等品牌專區,根本找不到等離子電視的蹤影。海寧路上的蘇寧電器賣場中,情況也基本相似,液晶電視不僅占據款型數量上的優勢,同時也是銷售員推介的重點。
上海交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透露說,目前所銷售的42英寸以下平板彩電,基本上以液晶電視為主。等離子電視主要集中在42英寸以上的規格,但液晶電視也已經搶到了30%左右的市場份額。
等離子會否命短如背投?
等離子電視的市場日漸萎縮,它是否會像背投電視一樣,成為一個命短產品呢?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尚難下結論。“在不斷有廠家淡出等離子市場的同時,近期也有國內知名家電廠商宣布進入該市場”,韓建華認為,等離子電視產業高度壟斷大大制約了等離子電視價格下調的靈活性。而液晶電視上游原材料液晶屏的生產供應已經形成競爭的格局,價格不斷下調,也給液晶電視的價格持續走低提供了空間,因此目前液晶電視的價格比較接近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不過,韓建華也表示,等離子和液晶在技術上各有千秋,很難絕對地說誰比誰的技術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