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顯示設備選定后,其視聽室的大方向就基本定下來了,因為可以按著它的占地位置來布置周邊的器材擺放了。劉先生在投影幕的下方定做了一個矮柜。這矮柜設計得十分妥貼,打開柜門,我們可以看見功放和碟機,劉先生采用的是天龍的組合,包括Denon AVR-3806功放和Denon DVD-1930碟機。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三個白色面網罩住的部位。左右兩個對稱的面網位于兩邊的小裝飾之下,另外的一個則緊挨著投影幕布的下方,其實它們就是這套嵌入式系統的前方三個聲道音箱的所在。同樣,在沙發兩邊也有兩個如前方那樣的面網,里邊罩住的就是它的環繞聲音箱。這套音箱系統采用的是B&W的嵌入式音箱,包括B&W CWM 6260前置和環繞,CWM Cinema In-Wall中置音箱以及ASW600低音炮。對于家庭影院來說,沒有什么比采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配套中置、環繞音箱更能獲得音色上的一致性。
這套音箱是真正的專業的“嵌入式的音箱”,不是隨便找個音箱藏起來的。“嵌入式的音箱”和普通的音箱有點區別,稍知音箱設計原理的人大都知道,最合理的音箱形式就應該是嵌入到墻壁內的,這被稱為“無限障板理論”。音箱之所以能發聲,是因為其中的喇叭單元前后移動壓縮了空氣,而單元向前移動時產生的聲波與單元往回后退時產生的聲波恰巧是兩個反向聲波,若是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它們就會相互抵消,結果就是聲音變輕、變得渾濁。解決的方案是用一塊無限大的障板來將前后的聲波隔開,而最理想的分隔方式當然就是將音箱嵌入到墻中。那為什么最理想的方式卻成了最難以普及的方式呢?其實不說大家也能明白,說說容易,做起來難,有多少家庭允許將音箱嵌入到墻壁里去呢?
這套B&W的嵌入式音箱真的很牛,音質非常鮮明,聲音中性自然,動態凌厲,欣賞電影大片和現代流行音樂都有極佳的表現。而且劉先生為了得到更加正確和震撼的低音效果,還為這套系統配置了超重低音箱ASW 600。其10英寸的喇叭單元采用了一個剛性極強的音盆,用以抵擋由低音動態信號以及內置的150W 放大器所產生的強大力量。低音超載抑制電路可以避免和消除一些因超低音超載而產生的失真。ASW600既能夠接受線路電平輸入也能夠接受揚聲器電平輸入,并且可以選擇均衡模式,使頻率響應能配合使用者的房間,效果就一定很好的了,只是筆者擔心的就是內嵌在矮柜中影響了發揮。劉先生解釋說:不會,看ASW600做工就知道是很上檔次的產品,下潛到位,很少聽到拖尾,控制的較好,不過內嵌起來有點量感不足,爆不起來。而且音樂方面總的來講不合適,太柔太輕,有點沉悶,這就叫有得必有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