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品牌低價贏得規模
隨著40英寸及以上尺寸液晶電視市場的興起,彩電廠商特別是國外廠商投資大屏熱度明顯升溫,雖然以索尼、三星、LG為代表的國外廠商在推新系列的液晶電視時,總會考慮32英寸,但從各品牌渠道宣傳方面,2007年32英寸的宣傳熱情已經沒有2006年高。
而這點正好體現在數據上,根據賽諾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12月3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銷量占有率前五強是創維11.4%、海信10.8%、康佳9.8%、長虹8.1%和廈華7.9%。而國外品牌中只有三星以6.7%的市場占有率和索尼以4.6%的市場占有率躋身前十強。
記者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同樣發現,很多國內品牌為宣傳32英寸液晶電視,特將該尺寸液晶電視單獨成區,便于消費者選擇。而其他大部分廠商特別是國外廠商卻將32英寸液晶電視和37英寸、40英寸及以上更大尺寸擺放在一起,這樣32英寸就失去了“眼球經濟”,也從側面看出了這些企業今年產品線將上移的動向。
不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隨著部分電視廠商尺寸上移,37英寸液晶電視銷量會逐漸減小,40英寸及以上液晶電視市場將出現快速增長的狀況,但從近幾年廠商投入的力度來看,32英寸液晶電視銷量不會減少,其將繼續作為與CRT電視爭奪市場的首選尺寸。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2006年32英寸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所有液晶電視的銷量比約為32%,從這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這一市場是最穩定的市場之一。
逛市經驗:
32英寸在很長時間內都是液晶電視的主流尺寸,記者在逛完市場后,明白了市場專家的話。無論從廠商推新品的數量、渠道商宣傳的力度以及消費者的關注度,記者已經明顯感覺到這塊市場潛在的巨大能量,超過30%的市場銷量占有率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細分到各個品牌,由于部分國外品牌的產品線上移,給國內品牌的發展騰出了空間,而國內品牌也是借助低價遍地撒網,同時依靠越來越成熟的技術取得了規模效應。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如果不是過分追求品牌,國內品牌還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