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液晶領先等離子
液晶電視在2006年可謂風光無限,在與等離子電視的大戰中占據了主動。在中國市場上,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的銷量比大約是5:1。這樣的結果也讓很多媒體拋出等離子電視的消亡論,而事實并不如此。
首先,液晶技術相對等離子要簡單一些,看看世界上有多少條等離子生產線、再看看有多少液晶生產線就可以明白。等離子的技術只有少數廠家掌握,因此生產等離子電視的廠家比液晶電視要少很多,在宣傳上自然落后了很多,給人一種等離子電視遠不如液晶的感覺。
其次,雖然在銷量上等離子電視遠遠落后于液晶電視,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點:在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是以42寸起步!而液晶電視呢,15寸、20寸、23寸、26寸、32寸、37寸等一大批中小尺寸的產品在市場上比比皆是。這些電視價格便宜,畫面大小也更加適合比較小的房間,因此銷量自然非常好。而等離子電視恰恰沒有這塊市場,因此造成兩者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事實上,目前得到的數據是42寸以上的大屏幕,等離子電視銷量要稍微大于液晶電視一點。
最后,高清標準拖了等離子電視的后腿。由于技術原因,等離子電視一直沒有在42寸的產品上作1366x768這樣的分辨率,一方面是因為其成本比較高,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等離子電視的動態清晰度比較高,也不需要把分辨率提到那么高。但是在中國國家高清標準頒布以后,等離子電視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銷量不好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