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18日宣布,將于2008年繼續組織實施新型平板顯示器產業化專項,支持建設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生產線、等離子顯示(PDP)及其他新技術產品量產線;支持平板顯示器件關鍵配套材料及生產設備的產業化,提高國內配套能力。
興業證券研究員時紅認為,發改委這一文件的出臺,表明了政府對發展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積極扶持態度,意識到平板顯示產業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戰略地位,并將積極推動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產業化專項,以完善新型平板顯示器產業鏈為目標,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我國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有條件的骨干企業建設新型平板顯示器件工藝、模塊技術研究開發環境,加強共性技術研發;支持建設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生產線、等離子顯示(PDP)及其他新技術產品量產線,形成持續開發和生產能力;支持平板顯示器件關鍵配套材料及生產設備的產業化,提高國內配套能力。
據悉,產業化專項支持重點項目包括:新型顯示器件,TFT-LCD屏及模塊;PDP屏及模塊;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OLED)等;關鍵配套件及材料,TFT-LCD用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驅動IC、偏光片、LED背光源等關鍵配套件及材料,PDP關鍵材料;TFT-LCD、PDP、OLED等新型顯示器件的關鍵制造設備及測試儀器等;模塊和整機的設計、生產技術。
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平板顯示產業雖然發展多年,但上游企業核心競爭力并不強,這造成下游的彩電行業受制于人,而隨著全球彩電平板化時代的來臨,如果不掌握平板核心技術,我國彩電行業將面臨著邊緣化風險。
近幾年來,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發展十分迅猛,而國內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難以分享行業盛宴。
根據DisplaySearch數據,2006年全球TFT-LCD產業上中下游規模合計達到3000億美元,而預計至2010年,全球TFT-LCD行業上中下游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美元,其中上游原材料和制造設備約650億美元,中游面板行業約900億美元,占顯示器件行業的80%,以TFT-LCD為顯示器件的下游終端整機產品市場總規模約2500億美元。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平板顯示產業投資規模巨大,技術門檻很高。廣電電子(600602)和日本富士合資建設的上游原材料——彩色濾光片項目,總投資額為2.67億美元;由于專利和技術限制,大尺寸玻璃基板的供應商全球僅有幾家。面板制造投資更為巨大,一條5代線投資額為12億美元,高世代的生產線投資額更大,需30億美元左右。
由于投資巨大,液晶價格變動莫測,一般企業很難承受這種風險,以韓國、臺灣地區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經驗而言,當時都有著政府的大力扶持。
值得注意的是,彩電企業的液晶模組也在此次重點支持項目之列。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政策將重點支持彩電整機企業向上游產業鏈延伸,通過與顯示器件企業合作,建設模塊生產線,逐步掌握模塊和整機的設計、生產技術。
興業證券研究員時紅認為,國內彩電企業海信電器(600060)、*STTCL(000100)紛紛進入液晶模組,希望構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此次液晶模組被列入重點扶持項目,將為這些企業進軍模組產業提供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18日,*STTCL增發近17億元、上馬液晶模組項目的方案獲得了股東大會通過。公司方面介紹,TCL液晶模組項目預計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產,這兩大項目共233萬片/年的產能全部供給TCL。
今年9月,海信電視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產線正式開工投產,年產能為50萬片。公司12月11日公告定向增發方案,計劃募資10.03億元,其中投資液晶模組項目的資金就達到7億元。
聯合證券研究員陳偉彥認為,彩電生產對液晶上游領域的投資,對提升毛利率有積極影響,也有助于構建國內平板顯示產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