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國際上出現了一種觀點:TFT-LCD產業自1990年在日本發展后,大約每5年有一次大的轉移, 1995年轉移到韓國,2000年轉移到我國臺灣地區,2005年應該轉移到中國內地。現在看來,中國內地TFT -LCD產業這兩年的發展確實證實了這個判斷。
中國內地的液晶研究起步于1969年,與國際同步,而LCD產業則始于1980年,早于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內地LCD 產業在1980年-2000年的20年內始終停留在TN和STN的低端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盡管2000年以后吉林彩晶和南京新華日先后引進了兩條1代線,但都失敗了。2 004年上廣電和京東方相繼建成5代線是我國LCD產業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它標志著中國內地真正進入TF T-LCD的高端領域,并且大大縮短了與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雖然前兩年這兩家公司虧損,但這完全是由于受到液晶周期波動規律的影響,不足為奇,現在都已經實現了贏利。這兩條線再加上龍騰光電的 5代線表明TFT-LCD產業轉移到中國內地正在成為現實。
由于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缺少核心技術和人才,在上了5 代線這個大臺階后不可能以每一兩年提升一代的速度發展,然而三年來我國TFT-LCD產業仍然取得了相當的進展:第四條5代線正在深圳積極推進之中;上廣電、京東方和龍騰的擴產計劃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之中,三家總產能將提高一倍以上;上海劍騰建成我國第一條5代彩膜線,上廣電與富士正在建一條5代彩膜線;深圳、廣州、南京、佛山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四個用于32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的模組廠;上海天馬、汕尾信利和深圳萊寶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4.5代、2代和2.5代生產線各一條,京東方計劃在成都建一條4.5代線;在上游方面,如基板玻璃、液晶材料、掩模版、設備、背光源、驅動芯片、凈化工程等方面也都有許多可喜的進展。
在產業布局方面,繼長三角和京津地區之后,在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珠三角地區一年多來迎頭趕上,扭轉了電子信息產值居全國第一位但在TFT-LCD方面卻處于空白的被動局面,開始了新的崛起。從當前的發展勢頭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區正在成為我國TFT-LCD產業的三大生產基地。我國國土遼闊,相比于地域狹小的國家和地區來說,這樣的布局應該說是合理的。
盡管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平板顯示發展得十分迅猛。2004年當我們建成兩條5代線時,那時只比韓國第一條5代線晚三年。如今三年過去了,我們還停留在5代線,但夏普和三星都已建成了8代線,而且夏普正在計劃建10代線。我們知道,集成電路有一條 “摩爾定律”,TFT-LCD雖然沒有這樣一條定律,但發展曲線與集成電路是十分相似的。從1990年到2006年由第1代線發展到第8代線,大體上每兩年提高一代。TFT- LCD十多年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CRT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速度。如果說10年前我們對TFT-LCD的發展勢頭估計不足,總認為要取代CRT還是一件遙遠的事,以至于在近幾年CRT急劇滑落時被搞得措手不及,那么我們現在就必須要痛下決心,采取措施,決不能讓已經縮小的差距再次擴大。
目前看來,雖然我們總體的實力還比較薄弱,但在發展TFT-LCD方面我們也擁有不少有利條件:TFT -LCD是資金和技術密集性的產業,需要高投入,我國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支撐 TFT-LCD產業的發展;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現正全面邁向小康社會,各種便攜式產品、家庭、辦公室用產品以及公共場所和媒體用產品需求巨大,這樣龐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產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驅動力;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平板顯示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從中央到京、滬、穗、深等地方政府都將平板顯示列為重大的戰略發展方向,這將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基本保證;我國已具備了5代線的技術,而從5代線到10代線從技術到工藝乃至設備上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因此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中小尺寸產品往往是多品種、小批量,要求廠商快速和靈活的反應,在設計、制造、營銷、服務等方面與大尺寸產品有很大的差異,長期以來我國在中小尺寸LCD 產品(基本上是TN和STN)上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中小尺寸產品的這種特點反倒形成我國LCD廠商的優勢,隨著上海天馬、汕尾信利和深圳萊寶的相繼投產,我國中小尺寸TFT-LCD將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TFT-LCD產業在過去三年中進一步夯實了基礎,目前正蓄勢待發,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里我國TFT-LCD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
TFT-LCD是當前顯示的主流技術,它不僅性能優異,技術和制造工藝成熟穩定,而且在各種大、中、小尺寸的產品上得到全方位應用,產業規模巨大,這樣的優勢是其他任何一種平板顯示所無法比擬的。在TFT -LCD中,最核心的技術、最大的投資(占設備的70%以上)是TFT。
TFT是一種基本的有源矩陣驅動技術,它具有廣延性。當它驅動液晶時,它就成了TFT-LCD;當它驅動有機發光材料時,就成了AMOLED;當它驅動e-ink時,就成了電子紙。當我們說發展TFT-LCD產業時,實際上我們是將最大部分的資金、最多的人才和最主要的精力放在TFT上。即使OLED或e-ink有朝一日超過了液晶,但TFT還存在,而且仍然是新型平板顯示的主體。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擔心TFT-LCD被取代,倒是應該一門心思去全力發展這個主流技術和產業,早日使我國成為TFT-LCD產業的大國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