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作為液晶電視最核心的部件,整機百分之七十的成本來自于液晶面板的使用。自液晶電視進入市場以來,也一直受到各彩電企業和消費者的關注。液晶面板的生產和價格升降直接影響到液晶電視產品的價格幅度的變化。
從目前液晶面板的需求來看,隨著液晶電視市場的不斷擴大,彩電企業對液晶面板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以至于整體液晶面板嚴重短缺,迫使面板價格開始出現持續上漲的現象。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也成為了各彩電企業非常關心的話題。
前不久,據有關業內人士透露,液晶面板價格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現漲價跡象,如今32寸液晶面板已經從年初的275美元/片漲到333美元/片。而近日,據DisplaySearch表示,11月份32英寸液晶面板價格再次上調5美元。由此很長一段時間,小尺寸液晶由于面板價格上升,造成面板嚴重短缺的現象。
從需求一方來看,整機市場液晶電視32英寸無疑是目前最熱賣機型之一,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而供應一方,現在生產32英寸液晶電視一般都用5.5代線或者6代線,生產32寸以上液晶電視一般都是6代線以上,液晶面板廠商虧損后新投資的重點都放在7代以上的生產線上。LG-飛利浦曾在7月宣布停止上馬5.5代線的計劃,轉而投資7.5代線。而上游仍有5.5代線和6代線的面板生產廠商也有將部分產能轉移到電腦液晶屏幕的生產上,面板企業的如此舉動造成了原來的5代、6代線供不應求,32英寸面板短缺問題難以解決。
另外,雖然目前夏普、三星、LG—飛利浦以及臺灣的友達、奇美等均有用7代線、7.5代線或8代線生產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計劃,但由于2008年6代線的產能并無多大增幅,因此,從各方面分析,明年32英寸仍舊會維持供給吃緊的現象。
筆者認為,要控制液晶面板價格的持續上漲。首先,應該合理調控整機產品的價格,不能持續以價格戰來維持企業的發展;其次,國產彩電企業應該投建自己的面板生產基地,不能只依靠上游企業面板的供給,這樣下去,只能淪為上游面板企業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