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數字家庭”這個口號,即使是不熟悉數字科技的人,在廠商及媒體大力宣傳下,多少應該也有所耳聞。盡管如此,真正了解”數字家庭”概念的人卻不多,更別說要實踐打造”數位家庭”的夢想了。
其實數字家庭并不復雜,而且以目前漸趨成熟的數字家庭計算機跟外圍設備來說,一般消費者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數字家庭環境,除了預算考慮外,技術方面并不成問題。只要能了解數字家庭的概念,親身實踐也許比您想象的還要簡單。
老實說,目前對于數字家庭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不同領域的不同廠商各有自己的說法,但基本概念上應該是共通的。
一個簡單的說法是,“數字家庭以客廳為中心,連結各項數字設備,來整合家庭成員的多媒體娛樂需求”。
這樣的概念重點在于“客廳”的數字化。傳統客廳在家庭的定位,除了用來接待客人,更多時間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的娛樂場所。一起看電視、看電影、唱卡拉OK,客廳不只把“家人”聚在一起,也是各種影音家電聚集的場所。
而更廣義的數字家庭并不局限于多媒體應用,另外一些擴充概念還包括:家電控制、家庭網站、保全監控、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各種家庭機能幾乎無所不包。但目前的情況還是以多媒體娛樂的數字家庭應用較為成熟,也是現在各家廠商全力發展的首要面向。
以客廳為中心的數字家庭概念
如果把幾年前的”家庭劇院”風潮當成”第一波客廳革命”,那么”數字家庭(客廳)”將會成為第二波革命。
在”家庭劇院”潮流中,客廳里的影音設備大幅升級,試圖營造家中也有小電影院的娛樂享受。傳統的磁帶式錄放機換成了DVD播放機、DVD錄像機;CRT電視機換成大尺寸的平面電視、電漿電視、液晶電視,甚至是更大畫面的投影機;電視內建的立體聲喇叭,換成了連結環繞擴大機的多聲道喇叭。若加上卡拉ok設備,也可具備KTV的機能。
接下來,“數字家庭”所要帶動的第二波革命,將在家庭劇院的影音設備基礎上,帶入各種高度數字化的多媒體內容,并以網絡的連結性,對外取得廣大的數字內容與數字服務,對內溝通家庭成員的個人計算機與各種數字裝置。
“數字多媒體”是第一個關鍵,當今的數字電子技術,將傳統的媒體內容近乎全面數字化。在影片方面,除了在家庭劇院時代就已數字化的DVD,現在還有數字錄像、網絡上的串流影片等技術。音樂方面,MP3的盛行取代了CD,幾乎人手都有一臺隨身數字播放機。照片方面,有數字相機讓照相更簡單、更方便快速。
“網絡連結”是第二個關鍵,在寬帶如此普及的網絡時代,現代人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網絡,成了最快速也最基本的收集信息與人際溝通工具。在數字家庭中,網絡扮演著對內溝通各項數字裝置、分享檔案數據,對外與世界相連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數字多媒體”、”網絡連結”是多數人都熟悉且運用自如的當代科技,但現下的應用局限于個人計算機上。以一部主流規格的計算機,來提供各種多媒體應用或連上網絡,只算是基本中的基本。唯一的問題是計算機擺在個人房間內,較難與其它家人共享。
因此,數字家庭想達到“把數字娛樂從個人的書房拉出來”的目的,將多媒體數字內容放到客廳用家庭劇院的大屏幕、環繞音響來播放,最快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在客廳擺上一臺計算機,取代電視選臺器、DVD播放機...等設備成為家庭劇院新核心。
如此的想法不是現在才有,廠商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大喊“數字家庭”的口號,整體應用卻遲遲無法成熟。市場不高的接受度,一直被當成主要癥結,但我們認為一大部分問題還在于硬件與軟件方面無法配合。所以直到最近的新款軟硬件,才為數字家庭的成熟帶來較多希望。
省電低熱的高效能CPU、
作為客廳用計算機,第一重要的組件還是CPU。早先的低階CPU便宜,但效能較難以負荷需大量運算的多媒體編、譯碼,而且一點都不省電。而高階的雙核CPU(例如Pentium-D)雖有足夠效能,但價格昂貴且耗電過兇,為了散熱所用的風扇帶來的噪音,更令人難以忍受。
最近的新CPU進步不小,全新的雙核微架構不但效能更高,并也特別強化了多媒體運算能力,即使對HD高分辨率影片也能應付自如。而且CPU熱度降低,令風扇音量變小,可避免聆聽音樂時的噪音干擾。此外,新CPU的省電性更佳,當然更適合長時間開機的多媒體應用,能為使用者省下大筆電費。
俗擱大碗的高容量硬盤
客廳計算機同時也扮演多媒體儲存中心的角色,除了必須容納全家的多媒體文件,錄制電視節目更需要大量儲存空間。還好現在的硬盤價格越來越低,容量則是越來越大,同時有賴于垂直錄寫技術,未來硬盤容量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而外接式硬盤、外接磁盤陣列(RAID)、e-SATA高速接口等技術的普及,也有利于儲存空間的靈活擴充性。另外還有新興的家用NAS產品,可以作為以網絡連接的儲存中心,獨立在計算機外提供檔案伺服的功能,也大大提升了擴充與設置的靈活性。
更高速的MIMO無線網絡
盡管有線區網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傳輸頻寬與穩定性,但若能改用無線連接,不只可簡化接線來維持客廳美觀,跟一些無線外圍的溝通也能更直接、方便。
目前主流的IEEE 802.11g WiFi無線標準,要應付大量檔案傳輸或影音串流,頻寬仍稍嫌不足。有待將來802.11n標準(MIMO)制定通過,就能有不輸有線區網的傳輸速度,更適合用來構建數字家庭。
高分辨率數字電視
個人計算機因為需要呈現較多文字內容,所以過去分辨率一直高過一般電視顯示屏。把計算機視訊直接輸出到電視時,就會發生分辨率不足、文字模糊難辨的問題。另外,傳輸接口兼容性也是個問題,計算機輸出通常使用D-Sub、DVI端子,而電視的輸入端子則多為RCA視訊、S-Video,或是較高階的色差端子。
現在平面電視尺寸越作越大,分辨率也得以提升,雖然主要目的是要對應HD影片的1080p分辨率(1920x1080),卻也一下子超前于計算機用LCD的主流分辨率。此外,新款數字化電視的視訊接口也能齊全,除了可連接計算機的D-Sub或DVI,最新的HDMI接口還可同時傳輸數字元格式的影像與聲音數據,提升訊號質量與連接的方便性。
內建數字家庭功能的操作系統
過去的計算機早已經有各種軟件,可對應播放各式多媒體檔案,但軟件間各自為政,沒有一個整合接口來整合操作,跟電視連接的顯示設定、網絡連接的分享設定,也都要一個個解決。用來作為數字家庭之用,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后來微軟推出了Windows XP的MCE版操作系統,整合電視收看、錄像與各種多媒體功能,將先前問題解決大半,配合遙控器操作也更符合客廳習慣。因此無論是Intel的Viiv平臺,或是AMD Live!多媒體平臺,都是搭配MCE來提供這些功能。
不過目前MCE的推廣還不算相當成功。因為一般消費者不會沒事多買一套MCE版Windows XP來安裝,PC、NB廠商出貨隨附的操作系統,也仍以不帶多媒體中心的Win XP Home、Pro版本為主。還好,明年推出Windows Vista后,家用主流版本的Home Premium將直接內建Media Center接口,到時就無須擔心MCE的推廣問題了。
談完概念的部分,也該讓大家看看實際組成數字家庭的設備有哪些了。建構最基本的數字家庭,有三樣東西是一定不能少的,那就是:客廳計算機+顯示設備+網絡設備。
必備!!
--客廳計算機--MCPC
建構數字家庭的一切構想,都將從在客廳擺上計算機開始。但并非隨便一臺計算機都行,選擇支持數字家庭功能的計算機,可以省下許多自行DIY安裝設定的功夫,日后兼容性也會“好一些”。
為了方便消費者分辨哪些產品支持數字家庭,在Intel陣營有Viiv多媒體娛樂平臺,AMD陣營則是推出AMD Live!。兩者搭配的都是Windows XP MCE操作系統,因此除了組成的組件規格不同,功能上還不致有太大差異,都可以被通稱為MCPC (Media Center PC)。
超高階規格的Viiv PC -- ASUS Asteio D22
選購這類計算機時,需特別注意的是“電視卡”這項配件。具備電視卡的MCPC可透過方便的節目表選臺、預錄節目,部分高階機種還內建兩張電視卡,可同時錄制兩個節目。MCPC若少了電視卡,用途將相當受限。
內建雙電視卡的Viiv PC -- Acer Aspire iDea 500
此外,也有些算不上是計算機的產品,可以取代部分MCPC的功能。它們會以SOC整合式單芯片系統作運算核心,搭配Linux操作系統來提供功能接口,例如我們曾介紹過的TiVo。
TiVo
有了客廳計算機后,還得要有顯示設備來播放畫面。一般的MCPC考慮兼容性,通常會提供多種模擬與數字視訊端子,因此對最傳統的CRT電視,可以用AV端子或S端子連接;高階平面電視可能用上色差端子;最新款的數字電視,則可以用DVI或HDMI兩種數字接口連接。
傳統電視也能進數字家庭,但分辨率就...
在分辨率或屏幕尺寸方面,如果是拿現有的電視來安裝就算了,打算安裝新添購電視的話,在預算許可范圍內,應該盡量以支持1080p規格為優先考慮,并挑選16:9比例寬屏幕大尺寸機種。如此在即將到來的HD時代,才不會一下子就退了流行。
支持1080p與HDMI的42寸液晶電視--Asus TLW42001
此外,若家中環境空間許可,能夠投射更大尺寸畫面的投影機,也是可以添購的“第二部”顯示設備。因投影機需關燈使用,較不適合日常拿來看電視,因此仍應保留一臺電視依不同情況選用。
用投影機享受超大畫面
網絡設備--有線或無線
數字家庭的重點之一是以網絡連結,因此當然也少不了必須安裝網絡設備。通常我們需要一部Router(路由器)等級的寬帶分享器,用來把ADSL或Cable寬帶分接出去,連結客廳計算機跟家中成員的個人計算機。
支持MIMO的無線路由器--Asus WL-500W
我們建議寬帶分享器可選擇內建無線AP功能,同時又有4個左右LAN Port的產品,無論要支持有線或無線網絡都不會成問題。此外,目前還有內建硬盤或外接硬盤可提供NAS功能的進階Router,除了集中儲存檔案,還能架構家庭網站、FTP、相簿...等,具有一機多用的方便性。
內建硬盤的無線路由器--Asus WL-700gE
...
更多PC、NB:現在很多人家中不只有一臺計算機,問題不在可連結的計算機不夠多,而是該如何讓這些計算機彼此共享檔案、遠程訪問,目前在MCPC的設定還不夠簡單。
電視訊號:不管是要看第四臺、數字電視或衛星電視,當然得先有電視訊號來源。只要電視卡有支持,第四臺跟數字電視訊號接上MCPC,就可以用Media Center收看。衛星電視則需另外設定選臺器,手續較為麻煩。
多聲道劇院音響:將MCPC以數字光纖接上數字綜合擴大機,再接到5.1或7.1聲道環繞喇叭,才能實現真正的劇院級影音享受。
7.1聲道的劇院喇叭系統
擴充儲存設備:如果常常錄制電視節目的話,會發現硬盤空間很快就用完了。此時若還舍不得刪掉之前的錄像,就得把部分內容備份到DVD,或是以外接硬盤來擴充空間了。目前的外接硬盤接口以USB與IEEE 1394較為常見,新的e-SATA規格可以完全發揮SATA硬盤的高速傳輸,是更高階的選擇。
NAS網絡儲存中心:如果怕客廳里的計算機24小時開著太浪費電,可考慮以家用NAS做檔案儲存中心,家中所有計算機都能透過網絡存取上面的數據,部份機種也可用作家庭網站、FTP、相簿...等多方用途。
可以組RAID的多功能NAS--Thecus Yes Box N2100
Extender:MCE支持透過”Extender”這種設備網絡遠程操作、存取客廳里的MCPC,讓你好像擁有第二臺MCPC一般,目前較普及的一個例子是微軟自家的游戲機--Xbox 360。
微軟Xbox 360
WebCam、IP Cam:加裝這些數字攝影鏡頭的數字家庭系統,能發展出更多的生活應用。例如兩個家庭可以不用出門,透過各自客廳里的網絡視訊聚在一起聊天。監控方面的用途可在需要的位置裝設有線或無線IP Cam,作為門禁安全監控、小孩或老人的居家照護等。
更多外圍:號稱要連結所有家電設備的數字家庭,對于數字隨身聽、PDA、DC、手機...等產品當然也不放過。MCPC可以立即同步或直接播放這些裝置上的數字內容,透過WiFi、藍牙等技術還能有方便的無線連接,更多神奇的應用也將陸續發生。
結語
這次的數字家庭專題以概念解說為主,并大致介紹各項建構數字家庭所需的設備,希望幫助大家對整體概念先有初步了解。未來幾次的數字元家庭系列專題,我們還會實地DIY架構數字家庭、提供各種生活應用的實戰攻略,以及各項數字設備的采購指南......等,敬請大家繼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