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03年國美等就啟動了入侵IT的步伐,但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其中上游IT供應廠商不配合的因素作用不小。在國內一、二級家電零售渠道市場,國美、蘇寧幾乎形成壟斷地位,家電供應商在和其合作過程中已經失去話語權。被國美、蘇寧高額的入場費、瘋狂的低價市場競爭策略以及先貨后款等“霸王條例”拖至虧損的家電廠商有大把。因此現在家電廠商都開始尋找如網絡直銷、IT賣場等新的銷售渠道。可想而知,有家電廠商如此“慘痛”的前車之鑒,IT產品供應商面對國美、蘇寧邀請,自然都采取抵觸態度。
無產品供應商,國美進軍IT就只能空想。而06年國際連鎖家電霸主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強勢進入中國,也給了國美不小的震撼。因此國美06年在廠商政策上做了不少調整。06年10月國美總裁黃光裕就宣布將逐步解決困擾廠商各種收費,同時對供應商更多地采取先款后貨的方式,構建新型供零關系。其次國美還承諾對IT產品實行價格保護,尊重廠商意見,不以超低價競爭。這一類措施的實施相信為其迎來不少IT合作伙伴。06年6月24日,英特爾公司就與國美電器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展開數字家庭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合作。而七月再傳國美向海爾下達了20000臺雙核電腦大訂單,并且與Intel、海爾結成三方暑促合作戰略聯盟,大膽闊斧的進軍IT產品暑促市場。
其次缺乏IT專業人士也是國美面向3C轉型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廣東家電連鎖協會會長孫雄表示,由于家電利潤逐漸低微,目前家電渠道正向3C轉型。轉型期中的家電渠道人才戰略最為關鍵。在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的今天,企業賴以發展的“價格利刃”不再那么有效,家電與IT的融合正促進企業從最初的營銷人才大力發展3C型的產品專家團隊和客戶服務人員。因此2006年國美明確表示將大量引進IT行業有經驗的客戶經理和產品專家團隊以及客戶服務人員等專業人才,并在最近完成了旨在鞏固其強大市場地位的大規模招聘。這批IT專業員工將是渠道創新的主要力量,幫助國美全面開展IT業務。
國美每次瘋狂價格戰都能吸引大批人流量 |
低價優勢是國美、蘇寧數年來作戰市場的利器。2006年國內家電連鎖賣場老大國美并購了排行老三的永樂,是國內家電渠道有史以來最大事件。根據2005年的數據計算,合并后的新公司年營業額(僅包括上市門店)將達到302億,擁有門店501家,在規模和銷售額上已經是在家電連鎖賣場中排行第二的蘇寧電器近1倍。因此此舉讓國美牢牢鞏固了其在國內家電連鎖賣場巨無霸的地位,同時向供應商批量采購時數量更加大,能獲得更多返點,這就為其爭取了價格優勢。其次相比雜亂的IT渠道市場,國美減少了分銷商等中間渠道,雖也是從各地廠商總代理那拿貨,但其價格是和廠家直接溝通好的,這些經銷商只起個中間物流的作用。因此國美聲稱在不違背對IT廠商的承諾之時也能保持低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