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參數吹牛皮,最終失掉的可能不只是一個標單而已,還會丟掉公司的寶貴信譽。偽造的參數迷霧,在科學嚴謹的評測驗證下,必然會煙消云散。
在眾多的采購標案中,除了價格,競標產品的參數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最近筆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曾經多次參加評標的影像視訊專家,講述了一個做系統集成商對參數又愛又恨的故事。
這位出身于教育系統的資深人士,本身負責所屬單位的信息化采購工作,因為對技術非常癡迷,所以慢慢變成了視像方面的專家,所以后來常被請去做一些政府采購標案中的評標工作。前一段時間他遇到了一個有趣的視頻會議室標案,最后中標的方案是所有競標方案中最平實無華的一份。原因就是這家公司采用了真實的參數標稱,給評標組專家留下的印象是最厚道的。最后標案實施后,也證明這家中標的公司確實是講求誠信。然而在現在的標案競爭中,很多最終獲勝的仍然是依靠虛標產品標稱參數的威力,這其中自然存在一定的虛標現象。
其實在本報組織的評測中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投影機、顯示器等產品的標稱指標參數上,一線國際大廠往往并不占優勢,甚至有時還比小廠的參數低許多,但在客觀儀器測試中,往往是一線大廠的產品獲得良好的表現,而小廠的實測指標與標稱指標卻相差甚遠。一般來說,國際型大廠會在參數標稱上慎之又慎,導致標稱相對會嚴謹許多,一般都會留有不小的余量。因為一旦被查出參數不實,那么將對這些企業最珍視的品牌形象造成致命打擊。而個別二三線品牌因為競爭的壓力,加之自身產品研發能力不足,所以動起了參數虛標的歪腦筋。
對待產品的參數,首先應該規范標稱的規則。因為很多IT產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相關的強制性指標規定有時會滯后,這也是客觀事實,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去制定規范,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但在目前環境下,消費者或者采購者提升自身對產品的識別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就拿投影機產品來說,一般光電轉化的效率是固定的。所以通過一個燈泡的功率,還有通常的光電轉化效率,就大致可以推斷出一臺投影機的最高亮度,如果參數標稱和這個算出來的正常值相差巨大,那么就非常有可能虛標了。據筆者了解,現在已經有采購評標委員會開始自己動手購置測試設備驗證,或者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標案中產品參數的真實性做驗證,拿參數吹牛皮最終可能失掉的不只是一個標單而已,還會丟掉公司的寶貴信譽。偽造的參數迷霧,在科學嚴謹的評測驗證下,必然會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