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方、LG、臺灣中華映管、勝達等面板企業紛紛在華建立平板生產線的同時,上廣電也投入巨資建立平板生產線參與競爭。
近日上廣電稱, 該公司旗下附屬上廣電光電子公司與臺灣寶成集團全資附屬Mindtech Investments, 將共同投資建設上海及昆山的兩處液晶面板模塊廠, 總投資1.9億美元, 每家工廠投資9,500萬美元。上述兩家工廠注冊資本均為3500萬美元, 上廣電光電子將分別持有兩家工廠的60%股權。
當中上海液晶面板模塊廠將為液晶電視廠商提供產品及接納代工定單, 其設計月產能為40萬塊; 昆山廠則為筆記本計算機廠商提供產品, 其設計月產能30.4萬塊。
而這使得中國平板面板產業有產能嚴重過剩的趨勢,所以平板企業需進行調控,以求產業健康發展。
中國平板面板產業產能嚴重過剩
這所以這些企業瘋狂建設平板生產線,是由于平板電視特別是液晶電視的銷售量巨增。
據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公司數據稱,液晶電視受價格持續下調和世界杯影響,在主導市場的30-34英寸電視機領域,其銷量超過了傳統顯像管電視。預計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交付量將達4800萬塊,其中大尺寸的40英寸和42英寸將超過10%。
今年第一季度30-34英寸液晶電視銷量達到229.91萬臺,同樣尺寸的顯像管電視銷量為214.53萬臺。在去年第四季度,液晶電視的銷售總額已經超過了顯像管電視。
所以整個中國平板面板產業的產能正在迅速增加。
據悉,不久前,上海廣電NEC公司的第五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獲得15.68億元的銀團貸款,擴產后,合資公司液晶面板第五代線的產能將增加88.8%;而京東方此前成功爭取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60%的玻璃基板巨頭康寧的合作,在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產業鏈的布局仍在不斷深入;此外,中華映管攜手廈華電子投資近30億元謀建全球最大平板基地。
再加上京東方的龍騰5代線,以及山東東營勝達6代線,以及深天馬的4.5代線等平板面板生產線,以及LG電子投資近6億美元建設的等離子屏生產線,整個中國平板面板產業產能龐大。
但是在整個中國平板面板產業產能擴大的同時,整個中國平板電視的產量并沒有同步擴大。據信產部統計數據,今年前4個月液晶電視產量為187.1萬臺,等離子電視產量為17.2萬臺,加起來為204萬臺,預計全年最多為700萬臺。而僅上廣電一家年產量就達500萬臺,所以整個中國平板面板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供嚴重過于求。
利潤下滑,需進行調控
而由于產能嚴重過剩,所以在中低端產品市場,利潤在飛速下滑。
臺灣市場研究公司聯景科技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40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已從年初的930美元下跌至835美元,4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也從年初的1100美元下跌至860美元,32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則降到460美元,與生產成本相當。
而業界人士披露,2005年,部分平板電視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利潤率能達50%。但時隔半年,歷經數輪價格戰的洗禮后,平板電視全行業的毛利率從一年前的50%降到了2%-3%,部分企業的利潤率甚至僅為1%。
所以中國企業投資平板面板產業需謹慎,以及健康有序。畢竟一條第五代 ----第七代TFT-LCD的生產線需要至少10億美元-40億美元, 如果投資不當,后果嚴重。 如業界認為, 從產業角度看,液晶業“大者恒大”的規律,使韓國與臺灣地區構筑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在此情形下,備受壓力的京東方和上廣電的后發優勢反而成為一種劣勢,兩者并未建立對韓國與臺灣的比較優勢,京東方一直深陷巨虧泥潭。而目前大陸液晶業的投資多來自銀行貸款,產業盈利前景的黯淡,必危及并拖累銀行系統。
而從產業發展角度考慮,中國平板面板產業必須克服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的全面開花的無序投資格局。而在這方面,韓國與臺灣地區在平板面板產業的聚集經驗值得效仿。
而幸運的是,中國政府正準備對中國平板面板產業進行調控。 消息人士透露,投資熱同樣也表現在LCD業上。中國政府已經不再愿意花太多的錢在LCD上。政府將加大對等離子(PDP)技術的研發支持。
LCD業正經歷又一輪景氣低迷,庫存的大量積壓,正逼迫友達等面板大廠采取減產措施。如果政府出面對液晶面板投資進行調控,對業內是重大利好,因為很多公司都受到地方政府牽制,被迫進行不利于產業健康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