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電信市場將風云激蕩, IPTV(指網絡電視)已秣馬厲兵,準備躍上前臺,大顯神通。2月9日,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廣電與電信之間的博弈將持續下去,而最終決定數字電視與IPTV誰能勝出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用戶。
朋友小楊是個新生事物的嘗試者,這幾天她一直在琢磨著要不要辦理IPTV業務。而就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她花1200多元買了個機頂盒,讓家里人看上了沈陽有線的數字頻道。“我想看看這 IPTV和數字電視到底有啥不同,要是差別不大,就沒必要再花一份冤枉錢。”時尚的小楊正在IPTV與數字電視之間進行著一場抉擇。
網絡電視的“金礦”猜想
熱潮中的IPTV對普通大眾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其實,IPTV就是一般所說的網絡電視,即通過互聯網來傳播視聽節目,它的接收終端可以是電視機+IP機頂盒或者電腦兩種方式,可隨意點播,被視為寬帶應用的新“金礦”。
而數字電視的概念則相對于傳統的模擬電視,是從電視節目錄制、播出到發射、接收全部采用數字編碼與數字傳輸技術的新一代電視,可提供優質的電視圖像和更多的視頻服務,如交互電視、遠程教育、會議電視、電視商務、影視點播等。
從技術上講,IPTV的網絡可以依附于電信寬帶網絡,也可以依附于廣電有線電視網絡。“雖然政策和投資的門檻都比較高,但未來的市場相當誘人,對于我們新聞網絡來說,也是一個實現快速提升的機會,因此我們也在積極籌備許可證的申報工作。”北方熱線網站負責人劉振明如是說。
劉振明認為,通過IPTV,中國2200多萬寬帶用戶、8700多萬網民都可以在電腦上享受到精彩紛呈的電視節目,的確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好事。與此同時,通過 IPTV,中國9億電視觀眾,也將在“ IP機頂盒+電視機”上將告別單一被動的節目接受方式,走向集互聯網內容、網絡游戲、電視節目為一體的更為豐富多彩的互動數字娛樂生活。
曾有業內人士評價說,IPTV的出現,預示著一場由技術演變而引發的產業革命的到來,昭示著一個無限廣闊的電子互動娛樂市場的啟動。
當然也有些悲觀的論調認為,從中國數字電視的發展狀況可以折射出 IPTV的發展進程不會很樂觀,到目前為止,數字電視在全國的普及速度依然緩慢,我省數字電視用戶去年年底僅達到17萬戶,因此IPTV也決不是一座能迅速創造出驚人價值的金礦。
不過,由于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固網運營商在移動業務的蠶食下業務增長緩慢,因此都對 I PTV這個新興領域虎視眈眈,欲借此創造新的利潤空間。
據悉,中國網通已經與 UT斯達康合作,并在我省開展了小規模的 IPTV技術系統試驗,測試用戶接近千戶。數字電視強勢出擊
這一邊 I PTV擴大試點規模,那一邊數字電視也不甘示弱。
廣電系統對于推行數字電視的態度可謂強勢。2005年3月份,廣電總局召開“青島模式”推介會,并且推出了受到青島模式啟發的佛山模式和杭州模式。
目前,遼寧數字電視服務平臺已經搭建完畢,省內12個城市都能看到數字電視。首批推出的數字化電視節目共有100多套。據悉,遼寧現在引進的數字電視付費節目來源較廣,除央視外,也有上海文廣傳媒以及部分海外數字電視節目運營商的。遼寧廣電也正在制作自己的數字電視付費節目,今年將和用戶見面。
廣電的數字電視不同于 IPTV,但它們最大的相同之處在于為用戶提供交互式服務,而廣電正是想以此走在電信運營商的前面,占據互動業務領域的先機。
盡管廣電系統為推動數字電視的發展采取了諸多行政手段,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廣電的數字電視與 I PTV相比,究竟誰會笑到最后,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的考驗。
有專家指出,從行業整體看,廣電的數字電視雖然有節目資源的優勢,但廣電領域由于多年來并沒有受到市場的沖擊,不像電信運營商那樣已經在市場的泥水里趟了那么長的時間,所以也就不如電信運營商對用戶的需求感受得深。
雖然數字電視這個龐大的市場正呼之欲出,市場“蛋糕”很大,但也不是誰想切就能切一塊。“如果節目長期沒人點播,就會自動出局。”遼寧廣電有關人士說,數字電視付費節目制作容易推廣難,即使有數字電視運營商買了你的節目,但播出后沒人點播,很快就會被別的節目所取代。
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有些付費電視頻道已經出現“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現象,本來高成本制作的節目買單者寥寥。“今后誰的節目個性化越突出,觀眾的點擊率就會越高。”沈陽有線電視網絡的一位制作人員認為,真正富有特色的節目,才會成為強有力的“掘金者”。“但最終決定兩者勝負的將是用戶,如果提供相似的服務,那么用戶自然會選擇收費較低的業務。”業內人士張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