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家電維修行業協會副會長俞金標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和功能增多,電視機軟件的問題會逐步浮出水面,應當引起消費者的重視。
據市交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介紹,以液晶電視為例,以前出問題常常在“臉面”上,液晶屏幕的質量好壞、有沒有亮點往往受到高度關注,原因在于液晶屏的價格占整機的60%左右,又關乎視覺效果。而現在另一部分不太起眼,但又非常重要的就是廠家開發的芯片、電路和軟件控制。
市消保委投訴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市消保委共收到液晶電視機的投訴51起,其中關于電視機質量的有35起,液晶屏幕的投訴占18起。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質量投訴中,有7起投訴與遙控器、電路板、軟件程序有關系,且軟件問題普通消費者看不出、短時間內難以察覺。由于國家有關電視機售后“三包”的規定僅針對黑白和彩色顯像管電視機,高端電視不在其中,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去年11月,市交家電行業協會聯手15家中外品牌的彩電生產廠和幾大家電經銷商起草制定、公布了《上海市場等離子、液晶電視機消費爭議解決暫行辦法》,明確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對液晶電視機的修理、更換、退貨的“三包”售后責任和義務。辦法還規定液晶電視機整機1年,顯示屏等主要部件2年的“三包”有效期限。在三包有效期內,除因使用保管不當致使產品不能正常使用外,消費者均可享受到包括材料費和工時費在內的免費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