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能源緊缺問題進一步升級,“節能”已經不僅僅是參考性評判指標,在歐洲、日本等國家與地區已經成為強制性執行標準,世界知名的“能源之星”標準已經成為國際評判產品節能與否的重要標志。在空調、冰箱等家電走上節能道路之后,此前一直被忽視的彩電能耗問題出現在人們面前。2006年3月1日我國將正式執行彩電能效標準《彩色電視廣播接收機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而在標準之后,更多的電視節能技術逐步進入家電廠商方案之中。
標準出臺促使節能備受關注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電視保有量高達4億臺,并保持每年15%的增長幅度,如果按每天待機兩小時耗電0.02度計算,全國彩電一年的待機耗電量就高達29.2億度,相當于大亞灣核電站全年1/3的發電量。由此看來待機能耗是重點,但開機能耗更是備受關注。在考核開機能耗的尺度中,“能效指數”成為評判標準。能效指數是彩電在標準測試條件下實際測得的能耗與基準能耗的比值,該基準能耗考慮了彩電的圖像、聲音、處理、電力供應以及使用習慣等耗能因素。能效指數越小,則該彩電越節能。
我國已經于1990年開始實施GB12021.7《彩色及黑白電視廣播接收機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該標準中標明了屏幕尺寸為37cm~56cm的彩色電視機和屏幕尺寸為31cm~47cm的黑白電視機輸入功率限定值。但由于近年來彩電的擁有量迅速增長,消費者普遍購買大屏幕、多功能的產品,加之目前國際節能組織對待機能耗的關注,原有的標準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制定新的彩電能效標準成為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此次新標準出臺并非最佳時間,方案也并非最終方案,對于我國彩電業和彩電節能應用來說,都有一段路要走。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海紅指出,電視機的技術發展速度大大超出預計范圍,標準的制定需要時間論證,而在制定的過程中,主流電視依然是以CRT(陰極射線管)彩電為主,LCD(液晶)電視和PDP(等離子)等沒有納入標準范疇,故在彩電能耗標準出臺時只能針對CRT電視。但陳海紅也指出,目前考核標準中的工作能耗和待機能耗指標,LCD、PDP電視可以參考執行,未來會參考平板電視的技術參數使標準進一步完善。
半導體技術成為彩電節能關鍵
評價彩電能效的參數有兩個:一個是待機功耗,另一個是工作功耗。按照顯示方式可以分為CRT、背投、LCD和PDP電視機等,由于彩電的待機功耗只與電源部分有關,顯示方式對其影響不大,因此對待機功耗的技術要求適用于所有的彩電;而顯示方式對彩電的開機功耗影響很大,故在開機功耗方面則根據不同的顯示方式有著不同的技術規范。在這其中,電源管理芯片和各種控制芯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技術上,電視機節能對于半導體要求最高,電視節能方案依靠電源管理等芯片完成,在這一領域中飛兆半導體、安森美以及日本三肯最為突出。飛兆半導體公司亞太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郭裕亮指出,半導體供應商在有效利用功率的課題中將繼續擔當重要的角色。隨著市場對能源的需求繼續超越供應,驅使能源成本向上;以及消費者對電子器件的應用如電視和家庭電器等市場,特別是在中國等地區將繼續大幅攀升的情況下,半導體供應商需要生產更高的功率密度,并開發能占用更少空間和功率的解決方案,但同時能提供用戶所需的功能和性能。這些動力來源可見于白色家電、計算、通信、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中。
而對于中國半導體企業而言,節能產品技術距離已經逐步縮短,但更為困難的問題卻出現在市場推廣中。南京通華芯微電子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峻表示,目前國內產品的環境并不好,除了出口產品外,國內的節能指標低,無強制性,使生產廠家沒有積極性去改進電路。例如電視機3W的待機用RCC變壓器方式就可實現,即使他們的解決方案和其成本持平,生產廠家也不愿采用。因而他呼吁我國政府在采購時必須采用節能標準,并使電視機、投影機等無負載輸出標準低于0.5W標準成為我國標準甚至國際標準,從而引導國內電子產品技術進步。
標準的執行尚有三年的預留時間,2009年在更高標準要求下,對于電視機半導體節能器件的要求將更加嚴格。但也是這三年的緩沖時間,也為我國電源芯片設計公司留有與整機廠商磨合的時間,也將大幅提高我國芯片公司在彩電領域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