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已實施一周,深圳家電維修點仍然只標“混合價”
《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日,記者走訪深圳維修市場后了解到,深圳多數維修網點未明碼標價,部分維修網點盡管公示出維修價格,但也只是標注出維修家電的幾類項目的“混合價”,并沒有標出具體的明細價格。
正規維修點僅標“混合價”
《規定》對家電維修經營者明碼標價的內容和具體形式都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家電維修服務經營者必須實行明碼標價,明碼標價的內容包括:服務項目(包括檢查費、修理費、需要上門維修服務收取的上門服務費等)及其收費標準;修理輔料、零配件的品名、產地、規格、計價單位、零售價格等。
昨天,在華強北某家電醫院內記者看到,一張密密麻麻列出了各種電器名稱及維修價格的告示板整整占了門店內的一面墻,但規定的檢查費、修理費、上門服務費等項目的價格并未獨立標明,只是籠統地給出類似“DVD機(國產)200元、背投45寸以下450元”等維修費用報價。
“這個維修價格就是維修家電的幾類項目的混合價,就是包含了所有需要交費的總價格。”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內對于各類家電產品的型號、維修報價及部分零配件的價格范圍都有明確的標示。但對于規定中要求的修理輔料、零配件的品名、產地等小的項目,也只是有顧客詢問時才會逐一告訴消費者。
對于明碼標價規定,設在社區內的多家維修店則甚至表示根本沒有聽說過。他們對記者表示,家用電器的零配件實在太多了,店內沒有足夠的地方逐一標明。
消費者明碼標價也怕騙
雖然《規定》已經出臺,但是一些消費者對于家電維修的價格依然很不信任。在華強北某家電維修店內,鄧先生指著手里提的DVD告訴記者,光是換個國產機器的配件就要200元,買一臺正品也不過三四百元,難道一個配件的價格就會占整臺機器價格的50%?他認為,價格公示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維修過程中維修店有沒有騙他。
某品牌維修店工作人員表示,家電維修中消費者被宰根本上的原因是雙方對相對專業性很強的信息無法溝通,消費者只能單方面服從。
業內人士需專業部門監管
據深圳市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安幼紅介紹,“目前深圳共有大大小小的維修服務網點大約1000家以上,只有大約三四百家企業是正規會員單位,其中大量的都是沒有加入協會的小規模、非正規的維修機構和攤點。”
某國營家電維修點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明碼標價的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維修行業價格不透明的問題,但卻很難徹底結束維修市場的混亂狀況,還需要有一個專業部門對違規者進行有力的監管。
深圳市消委會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很多消費者不懂技術,不排除有不誠實的家電維修經營者夸大需要維修的事實,坑害消費者。消費者維修家電要盡量找有廠家特約維修資格的,這些維修點在收費上會相對較貴,但基本上不會存在宰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