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燈機
15年前,劉老師還是湖南一所普通中學的生物老師,他的課生動有趣,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在那個生物課不被列入高考必考科目的年代,劉老師憑著自己的教學能力為一些名牌大學的生物系和醫學院送去了一批知識根基扎實的大學生。
劉老師的教學秘訣之一就是圖文并茂,他自小學畫,那些不怎么好懂的生物學原理經過他現場的畫圖示范,再加上講解,總能給學生留下通俗易懂的印象,并且學得津津有味。
但畫圖的質量和速度問題卻在當時困擾了劉老師好一陣子。一堂課只有45分鐘,若要在黑板上現場畫出一副圖來,是個不小的工程。尤其碰上那種復雜的人體經脈之類的示意圖,總是讓劉老師很為難,簡單畫吧,時間是趕出來了,但畫圖質量不好,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而且可能會出現錯誤;復雜點畫吧,一切要求精確,一幅圖花上一兩節課也未必畫得好。總之,在給學生畫圖這件事上,劉老師通常是質量與速度不可兼顧。
好在后來學校買來了兩臺幻燈機,雖是很老的式樣,但至少放大鏡、光源等關鍵部件一樣不缺。學校還配上一部分教學專用的透明膠片,上課的時候擰開電源,把印上了示意圖的透明膠片往上面一擱,就能指著前面白墻上的投影向學生一一講解了,即省時又精確。如果有需要,劉老師也會自己找一些透明膠片做一些卡片,把一些重點知識在卡片上表現出來,以提高教學質量。
經過一段時間運用,劉老師真是愛上用幻燈機來輔助講課的感覺了,幾乎每課必用,學生們學得也很好。
惟一美中不足的是,有時演示的內容太多,需要一張一張地換膠片,有時幻燈機開的時間太長,記錄資料的透明片就難逃被燒毀的厄運。而且老式的幻燈機又重又大,每次上課時都要搬來搬去,讓瘦小的劉老師感覺有些吃不消。
后來劉老師當了教研組組長,有時給學生上大課,或是給老師們開會,也用幻燈機來做演示,亮度稍低一點遠處的人就沒辦法看清了,還時常出現影像變形,聚焦模糊等現象,讓他頗傷腦筋。
后來,學校更新了教學設備,這種老古董式幻燈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劉老師現在用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另外,學校的教室里多數都安裝了采用數碼顯示技術的投影機,配上純白的投影布和多媒體教學系統,現在坐在多媒體授課室里的劉老師可以同時給分布在十幾個教室里的上千名學生進行圖文并茂的講解了。
幻燈機的應用,給人們工作與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隨著數字投影儀的出現,它即將要完成其使命。
群 英 會
它們是誰
幻燈機是最經濟、最簡易的,也是前些年我國基礎教育中運用最廣泛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它利用強光和凹凸透鏡的裝置,把各種圖表、表格、文字或圖像映射到屏幕上,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加深廣大學生的印象。
幻燈機的種類很多,如白晝幻燈機、實物幻燈機和顯微幻燈機等。
它們成就了誰
美國的柯達公司以及來自德國的一批生產幻燈機的制造和銷售企業,其中美國柯達公司一躍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誰取代了它們
投影機。一般可以分為超便攜、便攜和固定安裝三種。
超便攜投影機適用于那些經常外出的人員。
便攜投影機通常使用起來更覺方便。
固定安裝的投影機適合于固定安裝于大型會議廳、禮堂等公共場所,用來給很多的人做演示。
它們為什么被取代
1.便攜性差;
2.手工換片費時費力,靈活性差;
3.替代產品數字投影儀價格下降;
4.投影清晰度差,易燒毀。
它們的輝煌與成就
19世紀末,幻燈機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1978年以后的20年里,幻燈機得到飛速發展,后來又被推廣到會議、廣告等凡是需要做大型演示活動的領域。
在我國,運用于教育、教學最為普遍,各地學校使用的以白晝幻燈機為主。
歷史變革記錄
最早,幻燈機是作為傳教士的傳教道具出現的。
1654年,德國的猶太籍人基夏爾首次記述了幻燈機的發明,最初幻燈機的外殼是用鐵皮敲成一個方箱,頂部有一類似于煙筒的排氣筒,鏡頭和鐵皮箱之間有一塊可調節焦距的面板,箱內裝有光源,最初的光源是燭光。
19世紀中葉,美國發明了賽璐珞膠卷后,幻燈片即開始使用照相移片法生產。
1845年,幻燈機開始工業化生產。
19世紀末,幻燈機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后來又被推廣到會議、廣告等凡是需要做大型演示活動的領域。
1978年以后的20年,幻燈機得到飛速發展,后來逐漸被新興的數字投影儀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