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年前,廠商如果能夠在巡展中用投影機來播放宣傳片,往往會引起場內的轟動,而那時的投影機,也往往設有一個專人來看管維護,畢竟幾十萬的價格在那個年代是一筆巨資。進入到2003年,才過了十個春秋,突然間我們發現,在市場上響起了萬元投影機的叫賣聲,從幾十萬到不足萬元,其間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請跟隨我們的經濟型投影機橫向評測來揭示其中的奧秘。
測試環境介紹
投影機同其他產品不同,它對評測環境有非常高的要求,依照國際上慣用的ANSI IT7.215標準,我們《計算機世界》暗室的光照度低于0.01Lux,符合測試投影機的要求,而且暗室內部進行了消光處理,能有效降低漫反射光線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測試中我們選擇了60英寸投影幕來進行實際投影效果測試,采用無反射黑幕進行亮度、對比度測試,并使用ST-85自動照度計作為對比測試的基準測試工具。本次測試主要以性能驗證(亮度、對比度)、視覺感受(ShootOut 2002)、動態視頻響應等項目為主,并注重實際視覺感受。
所有投影機在測試中均水平放置,與投影幕下邊緣高度相同,不做任何梯形矯正(防止影響靜態圖像測試),投影機設置為廣角/大光圈,其余采用默認設置,僅調整亮度和對比度。 鑒于投影機產品的亮度受燈泡影響較大,因此所有的測試均在投影機開始投射畫面30分鐘,達到穩定狀態后進行(其實在開機2分鐘內,亮度已經達到最大值的90%以上)。
外觀和指標
在視頻設備中,投影機的使用是最復雜的,即便是經濟型投影機也是如此,因為普通用戶在實際使用中會對投影機的接口配置、安裝方式、鏡頭規格、投影距離及尺寸范圍、燈泡壽命、控制面板及菜單、位置調節方便性、遙控器操作性等產生疑慮,而現場的投影幕、光線等也會成為影響最終結果的因素。我們在實際測試中著重考察了實際使用中的感受和效果,對易用性和人性化設計也進行了分析。
經濟型投影機的應用面相對較窄,因此在實際連接信號上也不像其他產品那樣豐富,都做了適當的簡化。即便如此,簡化了的經濟型投影機都能支持VGA端子、AV信號和S-Video信號輸入,而且多數產品還都提供了吊裝和背投的選項,足夠滿足用戶各方面的需要。
畫質測試項目
測試中我們采用長城T2000筆記本電腦作為靜態畫面的信號源,因為它是目前筆記本電腦中率先采用ATI Mobility Radeon 9600顯示卡(M10核心)的產品,色彩表現純正,全面支持DX9.0特效,3D性能優異。測試軟件選擇了ShootOut 2002和DisplayMate,對投影機的文本、線條、灰階效果圖、黑白/彩色照片等靜態畫面進行考察,結合評測小組主觀印象,對靜態畫面進行分析評價。 其中ShootOut 2002中附帶的DVD視頻信號也很好地考察了投影機在自然、人像、動作等場景中的回放效果。考慮到經濟型投影機的實際情況,我們所有的測試信號都通過VGA端子來傳輸,
性能指標標定測試
亮度、亮度均勻性、對比度等性能指標一直以來都是投影機評價的重要標準,因為它將直接影響實際投影中的顯示效果。經濟型投影機雖然價格低廉,但是應用面可能是所有投影機產品中最復雜的一類。雖然亮度和對比度并不是這類產品的重點,但只有依托亮度、對比度和均勻度等較高的綜合指標才能滿足用戶各類不同的應用。
指標標定測試在投影機廣角端、最大光圈下進行,通過前后移動投影機在無反射黑幕上投射1.125×1.5米尺寸的畫面,滿足ANSI IT7.215測試標準。
亮度測試:調整投影機為100%亮度、100%對比度,全白畫面投射于無反光黑幕,采用ANSI IT7.215標準的9點測量法,用照度計捕捉屏幕9點的最亮值。測試結果求平均值,得出投影機亮度值。
對比度測試:我們將投影機的對比度保持在100%、50%,亮度50%、0%狀態下分別進行,采用ANSI IT7.215標準中建議的16點測試法。在測試中,我們也發現,基本上所有投影機的最大對比度均出現在投影機的標準默認值下。直觀反映就是在256級灰階測試圖中,能夠清晰地分辨暗部3、亮部253的灰階條,這時投影機的對比度最大。我們取亮部8點平均值和暗部8點平均值的絕對比值為對比度。
其他測量重點
使用易用性、工作噪音、散熱效果等都是用戶對經濟型投影機關注的重點,我們分別進行了考察。易用性體現在投影機從擺放到連接,各項調整等方面。在我們這次橫向評測中,發現即便是經濟型投影機,現在也非常注重易用性,用戶需要做的僅僅是連接信號線,然后開機、調整好焦距,最后按下投影機面板上的“自動調整鍵”,諸如梯形校正、信號源搜索等都可以一步完成,甚至部分機型連自動俯仰角都能實現。
在投影機連續工作30分鐘,各項指標趨于穩定后,評測評價小組的人員對測試產品分別打分,評價工作噪音、散熱效果等項目,力求在模擬實際應用情況的環境下對參測各投影機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
征集產品簡介
雖說2003年投影機市場中最火熱的就是經濟型投影機,但是在橫向評測中,我們看到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一種是以老牌投影機廠商為主,它們紛紛推出指標并不很高(SVGA分辨率、1000~1500ANSI流明),但是經過全新設計的產品,直指萬元級市場,代表的是Epson EMP-S1、Sony VPL-ES1、Optoma EP731、Dell 2200MP、BenQ PB6105;另一類是原有系列的低端型號,比如Sharp PG AN100S、Toshiba TLP-S40、 Philips LC3136等,價格介于1~2萬元,是投影機系列中的低端產品; 還有一類是性能出色,屬于原高端型號,成熟后觸及到2萬多元的范圍如Lenovo TL510 、NEC LT260K+等。
在測試中我們也發現,在投影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雖然經濟型投影在指標上無法觸及高端,但是無論是在亮度、對比度、易用性等方便都出現了重大的革新,這次測試的投影產品中,最暗的也標稱1200ANSI流明,部分機型甚至突破2500ANSI流明,這也意味著在標準室內光線下,投射明亮清晰的60英寸畫面不存在任何問題。
雖然受到價格的影響,低端的機型都停留在SVGA(800×600)的分辨率上,但它們都能很好地支持XGA分辨率,即便在數據投影中也不會造成字體邊緣過度模糊。單從最終的畫面表現來看,各個產品間的差異明顯,雖說DLP/LCD技術成本下滑,但對最終整機的影響顯然不如電路簡化大。我們在測試中發現在部分DLP投影機中,本應當十分銳利的字符,邊緣卻并不理想,甚至在亮部/暗補層次也顯不足;LCD機型雖然繼續保持著液晶投影機柔和的特點,但色彩的表現卻各不相同。看來核心技術的光引擎已經不在是決定投影機性能的惟一標準了,電路的設計也愈加重要。
編輯推薦獎
Epson EMP-S1作為一臺經濟型投影機,具有突出的圖像表現力,色彩柔和而不外露,多種預設色調能夠準確地滿足數據投影和視頻投影的要求。雖然整體亮度并不很高,但是足夠滿足常見的投影環境。而短焦的定焦鏡頭也給它的應用提供了方便。作為一個善于表現的多面手,雖然色彩有些淡,可是面對它不足萬元的價格,我們還有什么別的選擇呢?因此我們決定授予它《計算機世界》“推薦產品獎”稱號。
摘自《計算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