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市場投影機的品牌數量達到60多家。據有關權威部門統計中國市場投影機用戶數量超過了60萬戶,也就是說有60萬臺左右的投影設備正在中國市場運行。今年市場主流機型達到500多款。這些簡單的數字可以說明投影機市場是相當活躍。
市場環境方面也是越來越寬松,各個廠商在各地進行的市場推廣一浪高過一浪;周邊的產業,因為投影機行業的發展也在日益擴大;而產品方面,投影機核心技術在不斷發展,但是它的常規指標相對是停滯的,因為投影機發展這么多年,已經是一個相對比較成熟的產品。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投影機的認識里似乎這么一種觀念,亮度高、功能多的投影機必然笨重。的確回顧一兩年前市場里那些功能強大、亮度在3000流明的“大塊頭”,體積絕不亞于一塊大理石磚,重量少說也有6-7kg。但近兩年產品的快速更新發展已讓這個觀點不再完全成立,各大投影機廠商爭相推出3000流明亮度,重量4kg左右的便攜產品,它們以足夠高的亮度、豐富的功能以及較好的便攜性逐步開始在普教高教、大型企業及多用途投影等市場上發力,其中不乏亮度、功能與便攜性兼具的精品。
雖然現今主流投影機仍以2000-2500流明的機型為主,但國內教育和商務市場對高亮度、高質量投影需求的與日俱增,已使3000流明產品逐漸在教育、商務會議等領域中占據超過20%的市場份額,隨著投影機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開發,產品技術的逐步發展,價格的走低,3000流明投影機定會成為未來中高端市場新的主流產品。
教育行業是中國投影機產品的最大用戶群體,但相比往年需求增長趨緩,市場占有率首次低于50%。這也表明,投影機產品的非教育類用戶在增加。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環境仍然是投影機進入教育行業的最大動力。高教系統投影機產品應用普遍,在2004年,部分高校進入了產品淘汰期,開始出現二次采購的現象;普通(中小學)教育系統市場總量超過整個投影機市場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行業市場,大型標單多來自普教。
在去年投影機重點用戶群仍在教育行業。二、三級城市或地區的市場需求在2004年明顯增大。中小學成為最大的投影機用戶。2004年,北京教育機構繼續出現一次性采購投影機1200多臺;河南、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教育機構投影機招標數量達到500臺以上……目前,中國共有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和中小學70余萬所,其中有15萬所分布在全國的各級城鎮。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年的的投影市場的重點還是決戰教育投影機市場。
隨著重點城市高校、普教投影機產品的普及,校園網和多媒體教室已經成為衡量學校教學條件的基本指標。教育產業化政策也為投影機的普及提供了發展空間,成為信息化多媒體教學的重要設備。相應地,學校采購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采購方式也更加規范化和透明化。尤其是普教系統,更多的采用地方教委和政府招標采購方式。統一采購為行業帶來大型標單的同時,教育招標采購條件中對供應商的能力和產品質量的要求更加明確。例如,在100臺以上的教育行業標單采購中招標單位通常會對投標人提出如下的商務要求:投標人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資信好,有經營實力,且注冊資金不少于50-300萬元的企業單位或事業單位; 投標人提供的投標產品必須具有國家許可認證(包括生產許可證、電氣安全認證、電磁認證其中一項或幾項);投標人必須是投標產品的制造商(國家許可認證持有人)或由制造商授權的特約經銷商或系統集成商等;具備相關資質證明;投標人必須設有正式注冊的服務機構,且具備相當規模的辦公場所和工作人員。
“得教育者得天下”這句話,好象已經是否成為眾投影商家的兵法之略了。但中國教育市場也很多實際問題,比如說:全國各地的經濟實力不均勻,于是各地的教育機構的采購標準就不同,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學校教育設施更是滯后,甚至教室還沒有達到標準呢?這些特定的經濟環境防礙了,投影機在教育投影市場的真正發展。希望,投影機商家開發一些實用、實惠的來真正普及教育市場。